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余干月考) 菜农进行中耕松土、及时排灌的意义是有利于(     )。
    A . 根的呼吸 B . 光合作用 C . 茎的发育 D . 根的吸收
  • 1. (2024·绥宁二模)  萝卜是世界古老的栽培的作物之一,在萝卜培育的过程中,温度是对其成长发育影响最大的

    因素之一。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在四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种子,温室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培养液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等其他条件相同):

    温室

    A

    B

    C

    D

    二氧化碳浓度

    0.3%

    0.1%

    0.1%

    0.1%

    温度

    20℃

    20℃

    30℃

    30℃

    培养液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1. (1) 同学们将萝卜种子浸泡在营养液中,通过水分和营养液的供应维持萝卜幼苗的生长,这种栽培方法不需要使用土壤,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也更加环保,这种方法叫作
    2. (2) 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该选择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小明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请分析是否可行?

    3. (3) 萝卜的繁殖方式一般采用种子繁殖,属于 生殖 。
    4. (4) 在移栽萝卜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往往选择阴雨天或傍晚进行移栽,这样做的目的是

    5. (5) 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

       

    6. (6) 待温室中萝卜成熟后,同学们进行收获并将一部分萝卜加以储存,由于存放时间久,出现了空心的现象,是因为
  • 1. (2024八下·建水月考) 下列生产措施与目的不匹配的是(    )
    A . 蔬菜大棚施加气肥(二氧化碳)——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B . 遇到涝害时在农田挖排水沟——保证根的呼吸作用 C . 种植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 D . 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土壤温度,利于种子萌发
  • 1. (2024八下·犍为期中) 夜间卧室内不宜放置过多的盆栽植物,其原因是植物的某种生理活动在夜间仍能进行,并与人争夺氧气,该生理活动是(    )
    A . 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运输作用
  • 1. (2024·昭阳模拟) 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 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B . 准备移栽的茄子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了避免水分的散失 C . 夜晚农民常把塑料大棚抵开一角,冷空气进入是为了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 D . 果树在开花期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减产,这与传粉不足有关
  • 1. (2024·昭阳模拟) 昭阳区许多乡镇将种植鲜食玉米作为振兴乡村的特色产业。鲜食玉米与普通玉米相比,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经济价值较高。为提高鲜食玉米的产量,需要理解它的三大生理过程(如图甲所示)及其开花结果(如图乙所示)的有关知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鲜食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根从土壤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甲图中[]过程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为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提供动力。
    2. (2) 鲜食玉米的“甜、糯、香”与甲图中[]过程合成的有机物有关,进行这一过程的场所是(填“叶绿体”或“线粒体”)。
    3. (3) 自然状态下,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完成受精后结出果穗。但玉米果穗偶有缺粒现象(如图乙所示),主要是由于授粉不足引起的。为了减少缺粒现象,生产中常采取的方法进行补救,以提高产量。
    4. (4) 收获鲜食玉米果穗时,气温较高,玉米粒呼吸作用强、消耗有机物多,容易导致甜、糯、嫩、香特性减弱。如果你是乡村振兴干部,你会指导农民将收获的鲜食玉米果穗储存在环境中。
  • 1. (2023·株洲模拟)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花生的种植过程中要经过浸种、起垄和播种等环节,生长过程要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请根据所学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 (1) 花生油主要来自于其种子的
    2. (2) 花生种植时,需进行浸种和浅播处理,保证种子顺利萌发,其中蕴藏的生物学原理是
    3. (3) 花生幼苗生长时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该过程是通过图1中根尖的[完成的;花生种植时一般不需要施加氮肥,原因是,为了促进花生幼苗的发育与开花结果,应适当追加含的无机盐。
    4. (4) 花生起垄播种能保证后期“正其行,通其风”,主要是考虑到环境中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 (5) 花生种植中,种植密度会影响其产量,由图2所示可知,当花生种植密度为时,有利于提高产量。
    6. (6) 光照是影响花生光合作用效率的主要因素。图3是在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花生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光照强度最适宜的范围是μmol·m-2·s-1
    7. (7) 根据题述信息,请运用光合作用原理,提出一项提高花生产量的有效措施:
  • 1. (2024八下·永善模拟) 据《昭通市志》记载:“昭鲁坝子被中国农科院确定为西南苹果生产适宜区,云南省苹果生产最适宜区。”昭通红富士苹果吃起来口感甜脆,肉质细,气味芳香,特别是“糖心”的苹果深受人们喜爱,图2是苹果树的重要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苹果树开花后,苹果花的将发育成果实内的种子。
    2. (2) 昭通昼夜温差较大,夜晚温度低,有利于(填“增强”或“抑制”)苹果树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使得“糖心”苹果更甜。
    3. (3) 图2中①如果表示氧气,则它是由苹果树进行作用产生。若①表示水蒸气,则苹果树在进行作用,请写出一条植物进行该作用的意义:
  • 1. (2024九下·昭阳月考) 近期昆明滇池绿道环草海段全线连通,成为昆明最美打卡点。绿道建设过程中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 . 根部带土移栽 B . 给树木挂“吊瓶” C . 选择阴天移栽 D . 尽可能多保留枝叶
  • 1. (2023·怀化模拟) 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通俗地说,就是日常活动制造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等方式来中和抵消。因为树能进行( )
    A . 运输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光合作用 D . 吸收作用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