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0七上·田东期中) 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光下,他下午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绿色豆芽,小明觉得奇怪,他将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他们决定把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思考探究:
    1. (1) 你提出的问题是能影响黄豆芽绿色的产生吗?
    2. (2) 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的黄豆芽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B.把甲放在光下培养,把乙放在黑暗处培养,甲乙两组起作用。

      C.观察甲、乙两组豆芽颜色变化。

    3. (3) 此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4. (4) 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绿,乙中的黄豆芽绿(“变”或“不变”)。
    5. (5) 该实验证明了:黄豆芽绿色的形成需要
  • 1. (2020七上·扬州期末)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 . B . C . 叶柄 D . 植物体各部分
  • 1. (2020八上·阜平期中)

    生物小组将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对实验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  )


    A . 叶片A中间变蓝而边缘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 . 叶片B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C . 叶片B变蓝,说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 . 叶片A变蓝,叶片B不变蓝,说明透明塑料袋阻隔了阳光
  • 1. (2020八下·铁峰期中)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操作如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 (2)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填“变蓝”或“不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进而说明是绿色植物制作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 1. (2020七下·湛江开学考)

    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有关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探究时,设计了如图三个装置,其中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温度等条件都完全相同.装置中玻璃隔板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实验前,已将三个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即“饥饿”处理).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实验前把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 (2) 图中三个实验装置可以形成组对照实验.

    3. (3) 光照几小时后,同学们将甲、乙、丙装置内植物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发现不会变蓝的叶片是取自装置.

    4. (4) 实验后,小侯同学观察发现甲、乙、丙中培养液分别减少50mL、48mL、48mL,你认为这些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

    5. (5) 通过多次重复本实验后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 1. (2020·高新模拟)

    有关下列四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一装置表示膈肌收缩,肺处于吸气状态 B . 图二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萌发的种子产生了二氧化碳 C . 图三中的叶片滴加碘液后遮光处变蓝,未遮光处不变蓝 D . 利用图四实验装置,可以得出草履虫对刺激能产生简单的反射活动
  • 1. (2020七上·东城期末) 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装置是(      )

    A . 甲与丁 B . 甲与乙 C . 乙与丙 D . 乙与丁
  • 1. (2019七上·宜兴期中) 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中,海尔蒙特认为柳树生长需要的物质是水。
  • 1. (2019七上·句容期中) 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的水绵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A .    植物体 B . 叶绿体 C . 叶片 D . 细胞
  • 1. (2019八上·吉水竞赛) 范•海尔蒙特由柳树栽培实验确定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  )
    A . 二氧化碳 B . 氧气 C . D . 无机盐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