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上·济南期末) 下面是与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有关的实验,根据所学内容,认真分析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此装置必须放在的条件下,该实验是否需要对照实验
    2. (2) 乙装置可用来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若将该装置改用绿色植物来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必需将其放在环境中。
    3. (3) 若用丙装置来验证蒸腾作用.应该怎样改进?。在实验的过程中叶片散失水分的“门户”是,它的张开和闭合受控制。
    4. (4) 丁装置可用来验证。正常情况下,最后脱色、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该装置中的叶片。
  • 1. (2022七下·石城竞赛)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魔术。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见证了一代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科学品质和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到目前为止,共有8次诺贝尔奖的桂冠被从事光合作用研究的12名科学家摘取。下列相关经典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 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中,土壤的重量减少了,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无机盐被植物吸收利用了 B . 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可以更新因为动物呼吸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C .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D . 在上述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氧气的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表示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 1. (2022七上·巴州期末) 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通过实验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能释放某种气体,而且释放这种气体的能力在夕阳西下时降低,日落后则完全停止。后来通过研究发现,这种气体就是氧气。有人在一晴天不同的时间测试某植物释放氧气的量,绘制成如下图:

    请根据此图分析:

    1. (1) 光合作用最强的时候大约是点钟。
    2. (2) 据此可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强弱跟有关。
    3. (3) 在中午12点左右氧气的释放量即C处,还低于B处,这可能是因为(提示:可从气孔角度来考虑)
  • 1. (2022·娄底) 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模仿海尔蒙特做了如下实验:他们把一株0.05kg的白菜幼苗种在花盆里,只用雨水浇灌,3个月后,白菜重量增加了1.45kg,而土壤重量几乎没有减少,下列有关分析全部正确的是(  )

    ①白菜重量增加的1.45水g全部来源于水分

    ②白菜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做出了微薄的贡献

    ③白菜重量增加的1.45kg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差值

    ④白菜重量增加的1.45kg全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⑤白菜重量增加的1.45kg,其中干重的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差值

    A . ②⑤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1. (2022七上·紫金期末) 如图表示萨克斯的探究实验,叶片在光照24小时后,经过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最后发现无锡箔纸覆盖的部分呈蓝色。这个实验说明(  )

    A .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B . 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C .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D .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和二氧化碳
  • 1. (2022七上·姜堰期中) 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 . 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 . 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 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 1. (2022七上·大丰月考) 海尔蒙特通过柳树栽培实验确定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   )
    A .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无机盐
  • 1. (2022·曹县模拟) 在探究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中,将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同时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一段时间。此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 . 装置B,C中质量会增加的是B B . 本实验探究的是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 .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乳酸菌是原核生物 D . 本装置中选择同种植物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 1. (2022·贺州模拟) 李明同学于4月中旬晴朗的一天作了如下探究:从早上6点开始,在同一植物的相同位置上,每隔6小时摘取一片形状大小相同的叶子,并按时间顺序编号后低温保鲜.待取了4片(依次为甲、乙、丙、丁)后,同时进行脱色处理后再滴加碘液,颜色(蓝色)最深和最浅的依次是(  )

    A . 甲丙 B . 丙甲 C . 乙丁 D . 乙甲
  • 1. (2021七上·甘孜期末) 阅读下面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史”,重温科学家的研究过程。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将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没有熄灭;将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小白鼠也能正常生活。

    资料二: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把绿叶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他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

    资料三:1881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他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的部位。

    1. (1) 资料一中普利斯特利的实验都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这时玻璃罩内的小白鼠能正常生活的原因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气体)。
    2. (2) 资料二中萨克斯把绿叶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让叶片中的运走耗尽。
    3. (3) 由资料三中恩格尔曼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4. (4)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因而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
    5. (5) 2020年11月22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

      习近平指出,中国将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中和。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

      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护绿和低碳”做些什么?写出一条和大家分享。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