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沅江模拟) 某植物茎的1个形成层细胞内有16条染色体,该细胞经过三次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每个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 )
    A . 8条 B . 16条 C . 32条 D . 48条
  • 1. (2024·沅江模拟) 一位农民种植的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农田可能缺乏某种肥料,于是便进行了田间实验,他将农田分为等面积的四块,除肥料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分析该农田最可能缺乏的是( )

    施肥情况

    氮肥

    钾肥

    磷肥

    不施肥

    产量:kg

    54.56

    68.58

    56.78

    54.12

    A . 钾肥 B . 磷肥 C . 氮肥 D . 无法确定
  • 1. (2024·沅江模拟) 下图表示玉米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

    1. (1) A细胞经过a过程形成B1~B4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a过程为
    2. (2) 根据各种细胞的形态可以推测。B3属于组织
    3. (3) 若C表示我们食用的玉米粒,在结构层次上属于。我们食用的主要是玉米的胚孔部分,请你推测一下玉米的胚乳属于组织;玉米的茎能把根从土壤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运输到叶中,由此可以推断茎中一定有组织。
  • 1. (2024·沅江模拟) 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一个探究实验,在针筒内装入适量清水,针孔处插入枝条,在U形管中加入100毫升蓝墨水;连接针筒和U形管,将针孔及连接处密封后放在适宜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证明了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B . U形管中的液面发生了变化是因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所致 C . 该实验证明了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 D . U形管中的液面发生了变化是因右侧管内水分蒸发导致的
  • 1. (2024·沅江模拟) 某生物探究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当地现代智能温室(内设置有温室遥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内通过实验尝试对“草莓的含糖量与二氧化碳和温度有关”进行推理。下图中,甲示温室草莓生理过程示意图,乙示测定的温室内一天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变化,丙示在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夜间温度分别控制在20℃和30℃时,测得的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推理过程:

    1. (1) 草莓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增加了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
    2. (2) 草莓的糖分主要是通过图甲中的(填字母)过程获得的。
    3. (3) 图乙中BC段草莓体内的含糖量会(填“增加”或“减少”)。
    4. (4) 对比图丙中的两条曲线,夜晚温度在℃时,草莓的含糖量会高一点。为延长采摘后草莓的保存时间,请据此实验提出合理的建议:(写出一条即可)。
  • 1. (2024八下·内江期中)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图1是小麦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2表示小麦一昼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变化过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小麦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作用,图1中(填序号)是该生理过程的“门户”,(填结构名称)是小麦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图1中(填序号)含有大量该结构。
    2. (2) 图2中曲线代表的生理过程是从图中分析可知,要提高产量应尽可能增大(填“a”、.“b”或“e")区域阴影的面积。在农业生产中当小麦播种密度过大时,产量反而降低,原因是
  • 1. (2024·岳阳模拟) 下列动物体的结构及其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B . 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利于维持体温恒定 C . 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有利于防止水分蒸发 D . 青蛙皮肤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 1. (2024·岳阳模拟) 使用显微镜时,若视野一片漆黑,不能通过调节下列哪个结构来获得明亮的视野(    )
    A . 反光镜 B . 光圈 C . 目镜 D . 转换器
  • 1. (2024·岳阳模拟) 指纹识别是多数智能手机的标配功能,下列关于指纹识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手机识别的是指纹的性状 B . 手机识别的是控制指纹的基因 C . 指纹的性状不受环境的影响 D . 控制指纹性状的染色体存在于基因中
  • 1. (2024·岳阳模拟) 下列农业生产的方法,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 蔬菜低温储存 B . 小麦种子晒干入仓 C . 农田适时松土 D . 向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