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怀化模拟) 近期部分学校甲型H1N1流感高发。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咽痛、咳嗽、咳痰、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多数症状较轻的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治愈,但症状较重的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甚至死亡。
    1. (1) 甲流的病原体是,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中。
    2. (2) 患甲流的同学选择居家隔离,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
    3. (3) 为了防控甲流,疾控部门在学校开展了甲流疫苗自愿接种。小张同学在注射疫苗时手臂虽感到疼痛,却能控制不动。从反射的类型看,该反射属于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
  • 1. (2023·怀化模拟) 早在10世纪,中国就已经开始采用将轻症天花病人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的方法来预防天花。这里所说的痘浆和这种方法分别属于( )
    A . 抗体特异性免疫 B .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 . 抗原特异性免疫 D .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 1. (2023·张家界模拟) “常洗手有助预防疾病”已经是很多人的共识,但原理是什么呢?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培养皿编号

    A

    B

    C

    实验步骤

    1

    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冷却待用。

    2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在①____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

    3

    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并记录。

    实验结果

    许多菌落

    少数菌落

    无菌落

    1. (1) 步骤1中,将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排除对实验的干扰。步骤3中,恒温培养箱设为35℃,目的是为生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
    2. (2) 步骤2中,表格中①处应填的内容是,要求A、B两组取样部位面积相同,其目的是
    3. (3)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病菌。病菌从传染病学角度分析,属于,个人卫生习惯“常洗手”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 1. (2024七下·苍溪期中) 日常生活中,似乎总有一些“条条框框”约束着同学们的行为,比如不要随地吐痰、

    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不要高声喊叫或尖叫。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随地吐痰可能会传播疾病 B . 青少年在变声期,声带很容易受伤 C . 吃饭时大声说笑,食物容易堵塞食道 D . 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容易进入气管
  • 1. (2024·乐山模拟) 如火如荼的“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 )
    A . 控制传染源 B . 保护易感人群 C . 切断传播途径 D . 消灭病原体
  • 1. (2024·乐山模拟) 每年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WorldMalariaDay),由世界卫生大会在2007年5月第六十届会议上设立,旨在推动全球进行疟疾防治,2008年4月25日为首个世界疟疾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大约40%的人口受虐疾威胁,每年有3.5亿——5亿人感染疟疾,110万人因疟疾死亡,每天有3000儿童因患疟疾而失去生命。发病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的老、少、边、穷地区。对全世界大约二分之一的人而言,疟疾迄今仍是公众健康所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对治疗疟疾有良好的疗效,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为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起全世界对疟疾和青蒿素的关注。
    1. (1) 疟原虫是引发疟疾的
    2. (2) 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疟疾患者属于,按蚊属于
  • 1. (2024八下·曲阳期中) 下列关于传染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血友病和艾滋病都是传染病 B . 给儿童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 . 确诊为水痘的学生不能到校上课,需要隔离,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控制传染源 D . 蛔虫病的传染源是蛔虫
  • 1. (2024八下·曲阳期中)  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患者肝脏受损,食欲下降。该病可通过水和食物传播,改善环境卫生、保障食品安全和接种疫苗是抵御该病的有效方法。图一为甲肝病毒结构示意图,图二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 (1) 由图一可知,甲肝病毒没有结构,仅由外壳和内部组成。
    2. (2) 甲肝病毒随水和食物进入人体,破坏肠黏膜进入血液,随血液流动感染结构④。结构④细胞受损,合成分泌的减少,从而影响的消化。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结构[](填序号)。
    3. (3) 切断是预防甲型肝炎的重要措施,如饭前便后洗手,共用餐具消毒等。
    4. (4) 接种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用于预防甲型肝炎。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属于免疫(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
  • 1. (2024八下·遵义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非洲猪瘟是由ASFV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传染病具有超强的传染性,致死率很高。非洲猪瘟病毒在猪的血液等组织和类便中能存活6个月,在感染的生肉、未完全煮熟的猪肉制品中能存活3个月,在冻肉中可存活数年。

    目前,这种病毒只在猪类中传染,并不会传染给其他动物,也不会直接感染人类。对于被感染的猪肉,经过70℃的高温,30分钟就可以将猪瘟病毒杀灭。人吃了这种猪肉,对人类也不会造成危害。目前全球没有预防非洲猪瘟的有效疫苗。一旦发现疫情,国际惯例均为封锁疫区,对感染的猪全部捕杀或焚毁等无害化处理。预防非洲猪瘟的关键是高温或用消毒剂杀灭病毒;其次是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其他动物进入养殖区域,并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同时尽可能封闭养猪区域,避免其与野猪、其他动物接触;此外,严禁使用餐余垃圾或水等喂养生猪。

    1. (1)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非洲猪瘟病毒属于。(选填“抗原”或“病原体”)
    2. (2) 被感染非洲猪瘟的猪,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哪个基本环节?答:属于
    3. (3) 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处理、严禁使用餐厨剩余物等喂养生猪,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个措施?答:属于
    4. (4) 把感染死亡的猪埋在土壤深层,过些时日发现死猪不见了,只剩下些残骸。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5. (5) 预防非洲猪瘟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 1. (2024·丰润模拟) 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大常见高发癌症,自2017年8月份二价宫颈癌疫苗在我省上市之后,时隔三个月,接种年龄更宽泛、病毒预防面更广的四价宫颈癌疫苗“佳达修”也顺利上市。科学家发现HPV。(人乳头瘤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宫颈癌疫苗就是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来的。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免疫角度来说,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体 B . 接种疫苗的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 C . 从预防传染病角度来说,接种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 D . 接种宫颈癌疫苗后就可以保证不患宫颈癌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6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