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淳安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咸潮入侵是指外海高浓度盐水随着涨潮流到达河口地区造成水体盐度升高的自然现象。图1为长江口咸潮入侵路径及青草沙水库示意图。图2为上海市冬半年风频玫瑰图。

    材料二:青草沙是长江河口的一个冲积沙洲,年均过境径流约9335亿立方米(约相当于黄浦江的100倍)。青草沙水库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江心水库,位于长江口南支江心,通过建设高8.5米、总长48千米的大堤,圈围66平方千米的水域,水库有效库容4.35亿立方米,可在最长连续68天不取水的情况下正常供水。

    1. (1) 上海冬半年的主要风向为,其风力加大将(填“加强”或“减弱”)咸潮入侵。
    2. (2) 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青草沙附近水域冬季盐度较高的原因。
    3. (3) 从社会经济角度指出上海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黄浦江供水水源相比,简述青草沙水库供水水源的主要优点。
  • 1. (2024·上海) 长江口的河海交互作用。

          材料一  长江在入海口分为南支和北支,大约95%的径流量从南支入海,南支又分为北港和南港。长江口河海相互作用明显,枯水期潮汐作用大于径流作用,淡水和海水充分混合,河海交互作用强,垂直方向上的盐度几乎无变化。丰水期时,径流作用大于潮汐作用,淡水和海水部分混合,垂直方向盐度变化明显。

          材料二 2006年,上海市政府决定将青草沙建设成上海新的水源地。2011年,青草沙水库全面建成通水。为避免咸潮入侵对上海市居民用水的影响,青草沙水库采取了“避咸蓄淡”的措施,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材料三  图1为青草沙水库位置及某次咸潮入侵路径图,图2为长江口某日7点﹣21点盐度与河水相对水位变化曲线图,图3为某日长江口T1、T2时刻盐度空间分布图。

    1. (1) 崇明岛受流水 (单项选择:A.长期受到侵蚀;B.长期受到沉积)作用而成。历史上,崇明岛最高海拔小于五米,可以反映海水 (单项选择:A.高潮小于五米;B.低潮小于五米)。
    2. (2) 长江流域大部分属于 气候区,长江主要补给类型是 ,径流量有明显的 变化。
    3. (3) 长江水位比高时,长江口水体盐度总体偏 (单项选择:A.高;B.低)。当长江水位比低、出现较强咸潮入侵,甲监测站河水盐度出现0.5%﹣2%的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A.北支有咸水入侵;B.南支有咸水入侵;C.北港有咸水入侵;D.南港有咸水入侵),此时从甲监测站到乙监测站盐度变化状况是 
    4. (4) 长江口河海相互作用受潮汐影响大,高潮的时候长江径流流速 (单项选择:A.加快;B.减慢)。若今日低潮出现在15:00左右,次日首次低潮出现在 
    5. (5) 根据盐度空间分布状况,可以了解河海相互作用状况。图3T1时期体现河海 (单项选择:A.充分融合;B.部分融合)状况,T2发生在长江的 (单项选择:A.洪水期;B.枯水期)。
    6. (6) 伏旱和台风给青草沙水库“蓄淡避咸”增加压力,从河海相互的角度,说明其影响过程。
  • 1. (2024高二下·吕梁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变化,则可能发生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下图为某现象发生时太平洋部分海区表层海水温度距平(与多年均温差值)分布示意图(单位:℃),该现象发生时会导致秘鲁沿岸海雾发生频率减少。

    1. (1) 指出图示现象名称,并说明判断依据。
    2. (2) 说出图示①②洋流名称,并说明图示现象对①②洋流势力的影响。
    3. (3) 图示现象发生时会导致秘鲁沿岸海雾发生频率减少,试简析原因。
  • 1. (2024·青岛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夏季一日内,印度南部往往出现两轮降水云团东移的现象。西高止山脉西坡下午降水强度最大,其降水云团向东越过山脊后东移,随着时间变晚降水强度逐渐减弱;夜间,东海岸附近形成另一降水云团,云团东移入海,强度逐渐增大,直到日出之后再减弱。图示意印度南部沿11°N一日内两轮降水云团的形成及移动情况。

    1. (1) 分析西离止山脉西坡下午降水强度最大的原因。
    2. (2) 从地形角度分析14: 30-17: 30降水强度逐渐减弱的原因。
    3. (3) 说明第二轮降水云团东移入海后海气相互作用对降水逐渐增强的影响。
  • 1. (2024高三下·盘锦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洋与大气之间有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海冰的形成对其影响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 对我国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海水结冰需要三个条件:①气温比水温低;②水温低于冰点;③海水中有悬 浮微粒、雪花等杂质凝结核。渤海由北部辽东湾、西部渤海湾、南部莱州湾、中央浅海盆地和渤海海峡五部分组成,平均水深18米。下图示意2010年2月13日渤海海冰分布图。

    1. (1) 从气象角度分析冬季渤海有利于海水结冰的条件。
    2. (2) 从海水的性质和海湾地形的角度,说明辽东湾几乎全部结冰的原因。
    3. (3) 简述海冰对海—气热交换的影响。
  • 1. (2024·沈阳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渤海是北半球纬度最低的结冰海区,每年冬季渤海都会有海冰发生,冰期3~4个月,每年的12月为初冰期, 1~2月中旬为盛冰期,2月下旬~3月初为融冰期。在融冰期,流冰受海流影响会发生漂移。海冰灾害是渤海冬季的主要海洋灾害。图示意常年渤海海冰生消变化。

    1. (1) 指出渤海海冰灾害危害较大的行业,推测我国海冰监测的主要方法。
    2. (2) 简述辽东湾海冰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 (3) 分析辽东湾海冰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
  • 1. (2024高三下·德州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烷是一种非常强的温室气体。冷泉区域喷涌的流体中甲烷 含量高达99.5%,并伴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和丰富的冷泉生物群落(如下图)。天然气水合物由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类冰状固态物质,天然气或者海底之下的水合物分解释放的甲烷和甲烷氧化产生的二氧化碳,沿着裂隙向上运移和排放形成冷泉。

    大 气

    海洋有氧环境

    CH4 生物群落

     ° 。

     碳酸盐岩 厌氧环境




    CH4


     ○ ◯

    天然气水合物 ○ ○ ●

    -

    -+

    1. (1) 说明海底冷泉的形成条件。
    2. (2) 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海底甲烷的释放导致海水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
    3. (3) 简述海底冷泉研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 1. (2024高三下·湖南月考) 印度洋偶极子是一种发生在印度洋的海温异常现象,印度洋正偶极子表现为东南印度洋海表异常变冷,印度洋负偶极子表现为西印度洋海表异常变冷。印度洋偶极子的发生和发展强烈依赖于夏季季风环流场,强南海夏季风有利于促进印度洋正偶极子的发展,并通过海—气相互作用与赤道太平洋的厄尔尼诺事件产生密切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强南海夏季风会导致东南印度洋海表异常变冷,从而使( )
    2. (2) 印度洋正偶极子发生时( )
    3. (3) 若印度洋正偶极子伴随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可能会( )
  • 1. (2024·天津市) 下图示意某科考船航线及局部大洋部分洋流分布。图中洋流K绕过南美大陆南端后部分向北形成洋流M,与洋流N交汇后东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考察航线的表层海水性质变化,最可能的是( )
    2. (2) 与M洋流增强有关的现象是( )
  • 1. (2024·天津市) 右图为莱州湾及周边地区略图。2023年12月20日,烟台地区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出现冷流暴雪,积雪深度超过50厘米。冷流雪是冷空气经过海面时在近海面形成具有一定对流性的层积云并产生降雪,局地性明显,积雪效率高,垂直对流强,且云很低。据此回答下题。

    1. (1) 莱州湾每年12月下旬冷流降雪最多、强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时段( )
    2. (2) 导致莱州湾“冷流雪”空间分布东多西少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起伏 ④南下洋流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