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广东) 峡湾是冰川U形谷后期被海水淹没而形成的槽形谷,极地气候峡湾几乎常年被海冰或覆盖,而温带气候峡湾全年几乎没有海冰覆盖,下图示意在北半球发育极地气候峡的甲地和发育温带气候峡湾的乙地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甲地对比,温带气候峡湾在乙地发育的主要原因是乙地( )
    2. (2) 研究发现,极地气候峡湾沉积物中有机碳的累积速率往往较温带气候峡湾低,主要是因为极地气候峡湾区( )

      ①植被覆盖度更低

      ②入海的径流更少

      ③海水的盐度更低

      ④波浪的动力更小

  • 1. (2024高二下·吕梁月考) 澳大利亚艾尔斯岩(长石砂岩)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高348m,长3000m,其顶部圆滑光亮,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宽窄不一的沟槽、浅坑。下图为艾尔斯岩地理位置示意图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艾尔斯岩
    2. (2) 艾尔斯岩顶部圆滑光亮,与其相关性最大的是
    3. (3) 观赏艾尔斯岩游客人数最少的月份最可能为
  • 1. (2024·青岛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清水河扇三角洲平原位于焉耆盆地的被缘,清水河发源于中天山交脉的夭格尔山南麓,自出山口发育单个辫状河道,向下游方向发生分汉,形成辫状河道带。清水河扇三角洲平原的沉积受分支河流休系控制,沉积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存在明显的分带。某研究小组在本区开展分支河流体系的沉积特征研究,从山间河到入湖终止设置了Q1-Q13共13个考察点,划分出4个区带。图示意清水河扇三角洲平原分支河流的区带划分。

    1. (1) 为研究清水河扇三角洲分支河流体系的沉积特征,研究小组选择Q1作为考察点之一。指出研究小组需要在Q1 点采集的信息。
    2. (2) 依据该扇三角洲平原其他区带的沉积特征,推断“区带Ⅲ”的沉积特征。

      区带

      沉积特征

      区带I

      河道内发育砾质沉积, 地面渗滤良好。

      区带Ⅱ

      河道内的砾石沉积减少,砂质沉积明显增多, 地面渗滤较好。

      区带Ⅲ

      区带Ⅳ

      滨湖带砂泥质沉积发育, 偶见细砾沉积。

    3. (3) 焉耆盆地在中、新生代为坳陷沉积盆地,沉积环境持续稳定。研究表明区带Ⅱ可成为有利的储油空间。分析该区域储油空间形成的有利条件。
  • 1. (2024高一下·咸宁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林是指坚硬的碳酸岩在流水长期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密集如林的针柱状、尖锥状的地貌景观, 是水—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石林县位于昆明市东南部,自东向西是岩溶山地向路南盆地过渡 的缓倾斜岩溶坡地,区内碳酸岩深厚广布,岩层节理裂隙发育,为滇中高原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 貌区。下图为石林县气候资料统计。

    1. (1) 说明石林县石林发育的条件。
    2. (2) 评价该地貌对石林县农业发展的影响。
    3. (3) 请推测未来该地貌的发展趋势。
  • 1. (2024高一下·咸宁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西兰由南北二岛组成,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库克海峡两岸陡峻,位于南岛和北岛之间, 常年多风,但有一个季节风力特别强劲。新西兰南岛地形以山地为主,面积占该岛70%,生物资 源丰富,南岛最高峰库克山海拔 3764 米,山地冰川地貌发育广泛。新西兰更是“ 赏云之乡 ”, 该国各种奇云层出不穷。如图为新西兰地理事物简图。

    1. (1) 说明新西兰是“赏云之乡 ”的原因。
    2. (2) 说明库克海峡风季的季节,并解释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 (3) 新西兰南岛西南部海岸呈锯齿形,海岸线曲折、深邃。推测新西兰南岛西南部海岸线曲折 的成因。
  • 1. (2024·河北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珊瑚礁由大量的造礁石珊瑚与碳酸盐沉积物不断堆积形成,广泛分布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浅海地区。中国亦有着十分丰富的珊瑚礁资源,主要分布于西沙、南沙、台湾和海南岛等地。为探究南海诸岛珊瑚砂岛的成因与开发问题,苏扬老师组织学生搜集了相关资料。资料表明:(1)珊瑚砂是由多孔的珊瑚礁在外动力作用下形成的钙质碎屑物,风驱动的波浪将礁前斜坡的珊瑚砂向内搬运,在礁坪堆积形成珊瑚砂岛;(2)珊瑚砂岛是岛礁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海上陆地之一;(3)部分珊瑚砂岛面临着泥沙流失等生态问题;(4)近年来,我国在南海诸岛积极推动珊瑚砂岛的保护性开发。图示意珊瑚砂岛及其在环礁上所处的位置。

    1. (1) 经纬和丹霞两位同学分别从珊瑚砂的来源和堆积条件角度探究了该地珊瑚砂岛的形成。下面是他们各自的观点,请任选其一并加以分析。

      经纬:礁前斜坡外力作用类型多样,共同提供珊瑚砂来源。

      丹霞:进入礁坪后,搬运动力减弱,堆积显著促进珊瑚砂岛的发育。

    2. (2) 试述珊瑚砂岛易出现泥沙流失的原因。
    3. (3) 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背景下,请基于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角度,说明积极开发珊瑚砂岛的意义。
  •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弋江位于安徽省南部,是长江下游右岸最长的一级支流,该河流的发育主要受夏季风强弱、构造运动、侵蚀基准面等因素影响。据研究,青弋江发育于约130万年前黄山北麓洪积扇,约90万年前,夏季风势力偏弱,黄山地区发生多次较大幅度隆起,青弋江进入快速发育阶段,先后经历了暂时性辫状河发育、辫状河下切、青弋江形成、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等4个阶段(右图)。在此期间,长江干流贯穿巫山,将三峡以上的水系直接并入长江水系,长江干流河床发生变化,加速了青弋江的发育。左图示意青弋江的位置。

    1. (1) 说明夏季风势力偏弱对青弋江流量及河谷地貌快速发育的影响。
    2. (2) 描述青弋江从辫状水系到稳定河谷的发育过程。
    3. (3) 分析长江贯通三峡对图中长江干流河床及青弋江发育的影响。
  • 1. (2024·南通模拟) 湖南省某景区有石寨、岩丘、赤壁、石柱、石墙和洞穴及线状沟槽等地貌。图为“该地区地貌演化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貌为
    2. (2) 该地貌演化顺序依次是
    3. (3) 景区东、西两侧地貌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1. (2024·沈阳模拟) 冰碛垄是冰川退缩后在冰川的前缘或两侧堆积成的垄岗状地形。波堆藏布江河谷(图)分布着多条冰碛垄。研究表明,在冰川退缩的过程中该地曾发育有古湖。实地考察发现,在湖相沉积物上覆盖着多个河流阶地(河流在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近似阶梯状的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推测图中冰碛垄最后形成的是
    2. (2) 古湖可能是
    3. (3) 下列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① T1阶地形成 ② T2阶地形成

       ③ 古湖泊形成 ④ P 冲积扇形成

  • 1. (2024·沈阳模拟) 台湾西部海岸受到河流带来的沉积物堆积,拥有广大的滩涂。当地采用插竹方式养殖牡蛎,即将一根根的竹竿插入滩涂里形成蛎架,牡蛎苗附着在上面,涨潮时,牡蛎就会滤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生长,一年便可收获一季。图示意台湾西部沿海某地不同年份的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区域滩涂的范围是
    2. (2) 仅考虑自然条件,推断该地2021年较2015年牡蛎养殖面积变化情况及原因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