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张家界模拟) 下列关于安全用药和急救的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 . 处方药的标识为“OTC”,可自行购买服用 B . 对于被毒蛇咬伤的人,要立即扎紧伤口远心端 C . 进行心肺复苏的顺序为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D . 急救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
  • 1. (2024·苍溪会考) 回顾你所做过的生物学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需选取尾鳍色素多的活小鱼进行实验 B .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需进行重复实验,数据取平均值 C .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用到的碘液是用来染色 D .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 1. (2024七下·苍溪期中) 日常生活中,似乎总有一些“条条框框”约束着同学们的行为,比如不要随地吐痰、

    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不要高声喊叫或尖叫。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随地吐痰可能会传播疾病 B . 青少年在变声期,声带很容易受伤 C . 吃饭时大声说笑,食物容易堵塞食道 D . 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容易进入气管
  • 1. (2024·乐山模拟) 如火如荼的“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 )
    A . 控制传染源 B . 保护易感人群 C . 切断传播途径 D . 消灭病原体
  • 1. (2024·乐山模拟) 每年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WorldMalariaDay),由世界卫生大会在2007年5月第六十届会议上设立,旨在推动全球进行疟疾防治,2008年4月25日为首个世界疟疾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大约40%的人口受虐疾威胁,每年有3.5亿——5亿人感染疟疾,110万人因疟疾死亡,每天有3000儿童因患疟疾而失去生命。发病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的老、少、边、穷地区。对全世界大约二分之一的人而言,疟疾迄今仍是公众健康所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对治疗疟疾有良好的疗效,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为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起全世界对疟疾和青蒿素的关注。
    1. (1) 疟原虫是引发疟疾的
    2. (2) 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疟疾患者属于,按蚊属于
  • 1. (2024七下·石家庄期中) “健康,随烟而逝;病痛,伴烟而生。”下列有关吸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吸烟不会影响周围人的身体健康 B . 吸烟使大脑兴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C . 吸烟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增大肺癌发生率 D . 吸烟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
  • 1. (2024八下·曲阳期中) 下列关于传染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血友病和艾滋病都是传染病 B . 给儿童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 . 确诊为水痘的学生不能到校上课,需要隔离,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控制传染源 D . 蛔虫病的传染源是蛔虫
  • 1. (2024八下·曲阳期中) 下列关于用药的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 . 非处方药即标有“OTC”标志的药无需凭医生开的处方即可自行购买和使用 B . 请医生诊断,按医嘱服药 C . 感冒病情严重时,可根据过往的服药经验自行增加药量 D . 定期清理家庭药箱,不用过期药
  • 1. (2024八下·曲阳期中)  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患者肝脏受损,食欲下降。该病可通过水和食物传播,改善环境卫生、保障食品安全和接种疫苗是抵御该病的有效方法。图一为甲肝病毒结构示意图,图二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 (1) 由图一可知,甲肝病毒没有结构,仅由外壳和内部组成。
    2. (2) 甲肝病毒随水和食物进入人体,破坏肠黏膜进入血液,随血液流动感染结构④。结构④细胞受损,合成分泌的减少,从而影响的消化。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结构[](填序号)。
    3. (3) 切断是预防甲型肝炎的重要措施,如饭前便后洗手,共用餐具消毒等。
    4. (4) 接种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用于预防甲型肝炎。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属于免疫(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
  • 1. (2024八下·遵义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非洲猪瘟是由ASFV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传染病具有超强的传染性,致死率很高。非洲猪瘟病毒在猪的血液等组织和类便中能存活6个月,在感染的生肉、未完全煮熟的猪肉制品中能存活3个月,在冻肉中可存活数年。

    目前,这种病毒只在猪类中传染,并不会传染给其他动物,也不会直接感染人类。对于被感染的猪肉,经过70℃的高温,30分钟就可以将猪瘟病毒杀灭。人吃了这种猪肉,对人类也不会造成危害。目前全球没有预防非洲猪瘟的有效疫苗。一旦发现疫情,国际惯例均为封锁疫区,对感染的猪全部捕杀或焚毁等无害化处理。预防非洲猪瘟的关键是高温或用消毒剂杀灭病毒;其次是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其他动物进入养殖区域,并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同时尽可能封闭养猪区域,避免其与野猪、其他动物接触;此外,严禁使用餐余垃圾或水等喂养生猪。

    1. (1)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非洲猪瘟病毒属于。(选填“抗原”或“病原体”)
    2. (2) 被感染非洲猪瘟的猪,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哪个基本环节?答:属于
    3. (3) 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处理、严禁使用餐厨剩余物等喂养生猪,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个措施?答:属于
    4. (4) 把感染死亡的猪埋在土壤深层,过些时日发现死猪不见了,只剩下些残骸。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5. (5) 预防非洲猪瘟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9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