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成都会考) 将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条分别浸泡于甲、乙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浸泡在甲溶液中的萝卜条变硬增大,浸泡在乙溶液中的萝卜条变软缩小。对实验前甲、乙两种溶液浓度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乙 B . 甲<乙 C . 甲=乙 D . 无法判断
  • 1. (2024·成都会考) 初夏时节。成都市的蓝花楹陆续盛开,蓝紫色的花朵令人赏心悦目。蓝花楹细胞进行分裂时。最先一分为二的结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1. (2024·株洲模拟)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和塑料垃圾占比最大。研究人员发现,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淀粉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降解塑料。
    1. (1) 淀粉乳酸杆菌属于(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特点是(填“有”或“无”)成形的细胞核。
    2. (2) 淀粉乳酸杆菌分解淀粉产生乳酸的大致过程如图:淀粉淀粉无法通过(填细胞结构)直接进入细胞。淀粉乳酸杆菌向细胞外分泌某种酶,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可进一步被分解为乳酸,并释放出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3. (3) 为研究淀粉乳酸杆菌对厨余垃圾发酵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Ⅰ.将厨余垃圾制成培养基,取300mL,平均分成三组(A、B、C组),分别采用三种不同发酵方法进行处理:

      A组:在培养基上直接放入0.2g淀粉乳酸杆菌

      B组:先将培养基高温灭菌20分钟,冷却后再放入0.2g淀粉乳酸杆菌

      C组:没有放淀粉乳酸杆菌,也不做任何处理

      Ⅱ.将三组培养基都放置于无氧、35℃环境下发酵,每隔24小时(h)取样并分析乳酸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Ⅲ.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发现,培养基中乳酸杆菌的总质量到一定时间之后不再迅速增加。

      ①“在培养基上直接放入0.2g淀粉乳酸杆菌”,该步骤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一般方法中的哪一步骤?。其中,C组起作用。

      ②若A、C两组为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③实验中乳酸含量越高代表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据图可知,48h时乳酸产量最高的处理方法是(填字母)组。

      ④研究人员检测发现,培养基中乳酸杆菌的总质量到一定时间之后不再迅速增加,其可能原因是:

  • 1. (2024·株洲模拟) 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 在“滴”步骤中,滴生理盐水,来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B . 在“盖”步骤中,要缓缓放下盖玻片,尽量避免出现气泡 C . 若视野较暗,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来增加亮度 D . 如果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出现污点,可以向左上方移动临时装片,将污点移出视野
  • 1. (2024·株洲模拟)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靠口沟摄取食物形成食物泡。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口沟是取食的器官 B . 在细胞内完成消化 C . 能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D .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1. (2024·株洲模拟) 杜鹃和杜鹃花是形态迥异的两种生物,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生物体
  • 1. (2024·岳阳模拟) 下图是各类生物的结构示意,根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一细胞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内。
    2. (2) 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二,理由是
    3. (3) 图三中①的是
    4. (4) 图四的生物具有结构②,可以推测其生活在环境中。
    5. (5) 图五和前面的生物相比,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
  • 1. (2024·岳阳模拟) 使用显微镜时,若视野一片漆黑,不能通过调节下列哪个结构来获得明亮的视野(    )
    A . 反光镜 B . 光圈 C . 目镜 D . 转换器
  • 1. (2024八下·浦北月考)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所采用的生殖方式,与下列不同的是(    )
    A . 青蛙以体外受精方式产生后代 B . 马铃薯用块茎繁殖产生后代 C . 草履虫通过分裂生殖产生后代 D . 酵母菌以出芽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 1. (2024八下·浦北月考)  小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视野如图所示,为将污点A快速移出,应将玻片往(    )移动。

    A . 左方 B . 右方 C . 上方 D . 下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