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犍为期中) 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想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则可以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 . ①和④ B . ②和⑥ C . ③和④ D . ①和⑥
  • 1. (2024·昭阳模拟) 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 )
    A . 视野较暗——镜筒上升 B . 高倍物镜下——粗准焦螺旋调焦 C . 更换物镜——转动转换器 D . 镜头污染——干净的纱布擦拭
  • 1. (2023·衡阳模拟) 制作临时装片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A . 薄而透明 B . 新鲜的 C . 干燥的 D . 完整的
  • 1. (2023·株洲模拟) 显微镜的使用是初中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图甲为显微镜结构,图乙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要将图乙中的⑤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向下方移动装片 B . 图乙中的⑥表示气泡 C . 若观察到的视野较暗,可调节图甲中的④ D . 低倍镜下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中的③
  • 1. (2023·株洲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操作

    目的

    A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向广口瓶中倒入较多水,使水没过种子

    设置种子萌发需要水这一变量

    B

    探究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

    将酸奶加入冷却至35-38℃的牛奶中

    接种乳酸菌

    C

    观察草履虫

    在载玻片的培养液里放几丝棉花纤维

    限制草履虫运动,防止运动过快

    D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

    脱去叶绿素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3·株洲模拟) 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之一,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铅污染的主要来源有:①汽车尾气污染;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铅对人或动物的健康是否有影响,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将3只大小、生理状况一致的家兔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用含不同浓度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按照同一方式(每组每3天1次、剂量为10mg/kg)进行皮下注射,每隔10天对家兔体内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溶液

    血红蛋白含量(g/L)

    初始测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60

    60

    60

    60

    B

    含1.8%醋酸铅浓度的5%葡萄糖溶液

    60

    53

    49

    38

    C

    含3.6%醋酸铅浓度的5%葡萄糖溶液

    60

    51

    40

    28

    1. (1) 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2. (2) 该实验的变量是
    3. (3) 表格中A组的溶液处“?”应填写
    4. (4) 本实验中选用的家兔大小、生理状况一致,这样做的目的是
    5. (5) 由实验结果可知,血液中的醋酸铅浓度越高,家兔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填“越高”或“越低”)。由此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6. (6) 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7. (7) 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出一条日常生活中防止铅污染的合理建议:
  • 1. (2024七下·合江月考) 某校实验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请回答:

    实验步骤

    A缸

    B缸

    1000mL池塘水

    1000mL自来水

    加入蝌蚪10只

    加入与A缸同时期孵化出的蝌蚪1只

    加入等量的蝌蚪饲料

    加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

    不加甲状腺激素制剂

    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1. (1)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设置B缸内不加甲状腺激素制剂这组实验的目的是
    2. (2) 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加以改进完善:

      ①步骤①中B缸应加入1000mL

      ②)步骤②中B缸应加入和A缸同时期孵化出的蝌蚪只。

    3. (3) 如果实验按你修改后的方案进行,预期的实验结果:如果A缸中的蝌蚪比B缸中的蝌蚪发育成青蛙的速度快,说明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4. (4) 某山区的溪流中常发现不发育成青蛙的巨型蝌蚪,同时该地区的居民大脖子病发病率也较高,由此推测,当地婴幼儿患的可能性较大。
  • 1. (2024八下·永善模拟)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叙述错误的是( )
    A . 对光时视野较暗,可以调节反光镜 B . 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 C . 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D .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要从一侧注视物镜
  • 1. (2024·南宁模拟)  小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视野如图所示,为将污点A快速移出,应将玻片往(    )移动。

    A . 左方 B . 右方 C . 上方 D . 下方
  • 1. (2024七下·永定期中) 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分解从胃开始。胃腺能分泌含胃蛋白酶的胃液,胃液呈强酸性,有助于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食物成分进入小肠后,在含胰蛋白酶的胰液等多种消化液的作用下,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某生物小组发现,把清蛋白加入琼脂(琼脂是一种凝固剂,加热后为液态,冷却后为“果冻”状固态)中,琼脂会变浑浊;当清蛋白被胰蛋白酶分解后,琼脂就会变得透明。为了研究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是否受酸碱性的影响,该生物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加热溶化的琼脂与清蛋白均匀混合,倒入培养皿中。待冷却凝固后,在浑浊的清蛋白琼脂培养基上钻出A、B、C三个大小相同的凹孔。

    步骤二:在每个凹孔中加入等量的胰蛋白酶和不同类型的酸碱缓冲剂(缓冲剂用于设置相应的酸碱性环境),如图所示。设置5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为1~5号。

    步骤三:把培养皿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24小时后,测量每个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结果如下表。

    组别

    加入的缓冲剂类型

    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mm)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A

    酸性缓冲剂

    2

    1

    3

    2

    2

    B

    中性缓冲剂

    8

    11

    6

    9

    7

    C

    碱性缓冲剂

    22

    20

    23

    24

    21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步骤三中,培养皿应放在℃的恒温箱中,原因是模拟人体正常温度,保持最强的活性。
    2. (2) 实验中收集了5个培养皿的测量结果,如上表,三组凹孔周围透明区的平均直径的数据要如何处理?,目的是
    3. (3) 根据上表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 (4) 为了进一步探究碱性缓冲剂是否也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在此实验基础上,还可以怎样设计?

      出现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能为“碱性缓冲剂也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的观点提供证据支持?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