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一下·雷州月考)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的山间盆地称为“坝子”,这里地势较平坦,是当地主要的耕作用地。下图为“云贵高原某乡村空间结构示意图”,①②③代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是(    )
    2. (2) 该乡村空间结构利于(    )
  • 1. (2023高一下·仁寿期中) 阅读唐朝诗人王建的古诗作品《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诗句描述聚落的特点是(    )

      ①乡村②城镇③平原④山区

    2. (2) 产生诗句中聚落形态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    )
  • 1. (2023高一下·浦城月考) 川西平原地区分布有很多竹木繁茂、小巧如盘的村庄聚落,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形态独特,历史悠久。图为该类乡村聚落的土地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序号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2. (2) 图示乡村聚落形成的背景主要有(    )

      ①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②气候温和,物种丰富

      ③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④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3. (3) 发挥该类乡村聚落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    )

      ①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  ②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

      ③保护性建设,留存文化遗产 ④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

  • 1. (2023·常德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镇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当地居民适应自然环境建造了稻作梯田,有着悠久的稻田农耕文化历史。2005年,该镇的“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某研究小组对该镇进行调查,发现1977-2020年该镇常住人口数量、稻田面积均发生变化(图),且成片的稻田明显减少;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旅游开发出现“人增田减”的现象,且稻田面积减小的地区集中在远离村落和靠近村落的地段。

    1. (1) 分析近年来该镇“人增田减”现象的原因。
    2. (2) 经调查发现当地稻田破碎化现象严重,推测开展此项调查研究时需要借助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并说明要证实该结论需要获取的数据。
    3. (3) 从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角度,简述当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1. (2023高一下·苍南月考) 某学校研究小组通过访谈村民、村干部,阅读村志、村发展规划图等方式对浙江某村落开展调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学生调查后绘制的村落内部空间结构示意图,按村落发展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2. (2) 一般情况下,村落内单位面积付租能力最高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 1. (2023高一下·内江月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干旱荒漠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区人口分布,人口最多的大洲是洲。
    2. (2) 世界上的大城市,大多分布在的沿海平原地区。
    3. (3) 读下面图表,回答①~②题。

      生命障碍

      不利高温

      高温

      舒适

      低温

      不利低温

      ≥49℃

      ≥29℃

      ≥24℃

      18-24

      <18℃

      ≤10℃

      ①图甲、图乙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②由表格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4. (4) 农业用地:农业用地可分为、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通常分布在村落周围。
    5. (5) 常见功能区:居住区、、工业区等。
  • 1. (2023·菏泽模拟) 马山镇地处无锡西南郊,太湖西北部马山半岛。作为“苏南模式”的发祥地之一,1980年以来该镇经历了传统乡村-乡村工业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过程,也是乡村从生产主义向后生产主义演变的过程。生产主义解构时期,乡镇企业大量出现,打破了传统生产主义乡村的空间结构。后生产主义时期,多元资本基于“乡村性”建构了一个“城郊农业体验区+休闲度假区+特色制造园区”的多元价值复合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生产主义时期,马山镇最突出的功能是(    )

      ①工业生产②居住③作物生产④旅游度假

    2. (2) 生产主义解构时期,马山镇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是(    )
    3. (3) 后生产主义乡村的建构,有利于(    )
  • 1. (2023·江苏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季风气候区的库塔纳德农耕系统由湿地、圩田和海水区等组成,是该国唯一一个低于海平面种植水稻的地区。1830年开始,当地人们修建防海大堤,将大片沼泽开垦为土地,经营各类农业生产活动。近年来,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圩田被大规模开垦,为人们提供了稳定的粮食,但同时当地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现象。下图示意库塔纳德农耕区地理位置。

    1. (1) 说明库塔纳德农耕区种植水稻的优势自然条件。
    2. (2) 从土地利用角度,指出库塔纳德农耕区的主要土地资源类型。
    3. (3) 推测库塔纳德农耕系统中圩田所起的作用。
    4. (4) 分析库塔纳德农耕区出现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 1. 乡村是以为主的地区。依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水域等不同类型。为了方便生产,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 1. (2023高三上·呼和浩特) 图为我国某一线城市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中的8个站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甲区域最适合的土地用途为(   )
    2. (2) 端头站周边城市化速度最快,这主要是由于(   )

      ①城市化起点低②地价高③服务业发展快④换乘最便利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