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齐齐哈尔月考) 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2. (2) 该地大部分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 1. (2024高一下·三台月考) 我国外出农民工总量从2004年的1.14亿增加到2023年的1.76亿,与此同时,外出农民工返乡建房却不断升温。据了解,部分农民并不是在旧房基础上拆旧建新,而是选择在荒地上或政府规划好的新宅基地上建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部分农民不在旧房基础上拆旧建新,主要是因为旧房周边( )
    2. (2) 返乡建房未能显著改善外出农民工自身居住条件的主要原因是( )
    3. (3) 为改善广大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可采取( )

      ①政府免费为进城农民工福利分房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鼓励就地就业

      ③完善进城农民工廉租房保障制度④老旧村庄统一拆除,整体规划重建

  • 1. (2024高一下·夏津月考) 新农村建设是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进行经济、政治、 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优化,最终达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 和谐的标准。图为我国某地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化前,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2. (2) 该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调整后

      ①自然村落数量增加 ②土地利用率提高

      ③空间布局得到优化 ④城乡差距扩大

  • 1. (2024高一下·中牟月考) 随着城市化推进,我国部分农村的建设用地(主要是宅基地)出现废弃或闲置,形成空心化村庄,其演化过程与乡村人口的空间动态移动密切相关。下图为城乡接合部空心化村庄演化阶段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
    2. (2) 亚空心化阶段主要表现为( )
  • 1. (2024高一下·盐城月考) 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
    2. (2) 该地大部分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
  • 1. (2024高一下·盐城月考) 广州市南沙区大稳村以都市农业村落为发展方向,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利用乡村空间。下左图为大稳村位置图,下右图为大稳村内部空间布局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大稳村可以观赏到的农业景观是( )
    2. (2) 大稳村的空间布局体现了( )

      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增强幸福感原则         ④增强文化活力原则

  • 1. (2024高三下·湖北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村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寄托着游子的乡愁,是美丽中国的重要资源。徽州 地区多山,山间分布着众多的盆地、谷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中国传统村落保存最完 整、数量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在城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徽州传统村落正面临着衰落的危机,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以及人居环境改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1. (1) 描述徽州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2. (2) 推测徽州地区是中国传统村落保存最完整、数量最丰富的区域之一的原因。
    3. (3) 假设你是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人员,请针对徽州传统村落面临的危机,给出合适的解决措施。
  • 1. (2024高三下·浙江开学考) 新型农村社区与经济园区共建即在建设农村新社区的同时,也规划配套经济园区,统筹安排社区化条件下的农民生产和生活,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居民化”三位一体的有效尝试。完成下列小题。
    1. (1) 新型农村社区与经济园区共建的发展路径包含

      ①因地制宜规划社区功能②土地流转集约发展

      ③集中资源发展商旅产业④村企合作培养人才

    2. (2) 与传统农村建设相比,新型农村社区与经济园区共建在农业产业化中可以
  • 1. (2024高三下·扬州月考) 乡村景观空间受到乡村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是景观主题、景观功能特征与景观要素相互作用的成果,我国某平原地区乡村景观建设突出“院”、“林”、“田”、“路”、“特色景观”等景观主题,根据不同景观主题的组合方式,该地区乡村景观空间结构有围合式、树枝式等模式类型(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乡村景观空间甲、乙、丙分别代表图 ( )
    2. (2) 与围合式空间结构景观相比,树枝式空间结构 ( )
  • 1. (2024高三下·重庆市开学考) 自20世纪80年代起,江苏南部的沈巷村因周边工业区的扩展而逐渐变为城中村,居民开始出租空闲房间和摆摊经营。随着富裕村民陆续外迁,租户则成为照看房屋与商铺的“二房东”。下图示意20世纪80年代至今,沈巷村布局与经营组织自发演变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阶段Ⅰ到阶段Ⅱ,沈巷村出租屋空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
    2. (2) 与阶段Ⅱ相比,阶段Ⅲ流动摊贩与商铺数量的变化说明经营者考虑更多的是(   )
    3. (3)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沈巷村民居经营组织方式的自发演变有利于(   )

      ①实现村居成员协同共建    ②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③形成经济利益共享模式    ④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