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六下·思明期末)  每逢春季,厦门时常出现“回南天”,即墙壁瓷砖、地面、玻璃出现“流汗”现象,下列现象与“回南天”原理一致的是
    A . B . C . D .
  • 1. 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冻杨梅在不断冒着“白气”,这些“白气”是( )

    A .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 B . 杨梅中的水分蒸发成水蒸气 C . 冰杨梅表面的冰融化成水
  • 1. 观察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如图,在玻璃杯中加入冰块,观察玻璃杯外壁出现的现象,并记录玻璃杯内外温度计的读数。在装有冰块的玻璃杯里加入一些食盐,继续观察玻璃杯外壁有什么现象,并记录两支温度计的读数。

    1. (1) 本实验至少需要两支温度计,其中玻璃杯内的温度计是测量的温度,玻璃杯外较远处的温度计是测量的温度。
    2. (2) 我们发现:加盐前,装有冰块的玻璃杯内的温度会,玻璃杯外较远处的空气温度会。加盐后,玻璃杯内的温度会

      A.先下降,后保持0℃不变B.下降,到0℃以下

      C.下降,在 0℃以上

    3. (3) 如果在玻璃杯外附近处放第三支温度计,此处的温度可能( )
    4. (4) 在装有冰块的玻璃杯内加入食盐后,可以观察到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 )
    5. (5)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水蒸气凝结需要( )
  • 1. 闷热潮湿的夏天,汽车在阴凉的地下车库停了一晚上,驶出车库后,以下现象可能会发生的是( )
    A . 车玻璃的外侧可能会结冰 B . 车玻璃的外侧可能会蒙上一层水雾 C . 车玻璃的内侧可能会蒙上一层水雾
  • 1. 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联想到打开热水瓶瓶塞时,瓶口会冒“热气”。下列关于“冷气”和“热气”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冷气”和“热气”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B . “冷气”和“热气”是不同的,前者是水蒸气,后者是小水珠 C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小水珠
  • 1. 每年的 3-4月,萧山经常出现墙砖上“冒水”,到处是湿漉漉的现象,俗称“回南天”。这种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 . 墙上的水蒸发 B . 墙壁渗水 C .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
  • 1.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需要热量;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需要热量。
  • 1. (2024五下·杭州期末) 夏天乐小新从冰箱拿出一瓶矿泉水放在桌面上,过了一会儿桌面上出现了一摊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矿泉水的瓶子破了 B . 空气凝结形成的 C . 水蒸气凝结形成的
  • 1. (2024五下·期末)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凝结现象的是( )
    A . 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小水珠 B . 屋檐下挂满冰凌 C . 冬天进入室内,眼镜片上出现小水珠
  • 1. (2024四下·海门期中) 水烧开时壶嘴处的“白气”是( )。
    A . .水蒸气 B . .小冰晶 C . .小水滴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