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五下·任丘期末) 不会出现小水珠的是( ) 。
    A . 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激凌的包装袋上 B . 客厅里摆放的空玻璃杯上 C . 冰镇饮料瓶的外壁上
  • 1. (2024六下·温岭期末) 为了证明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小明利用同种植物的枝条、透明塑料袋、杯子、剪刀、清水等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已知植物的蒸腾作用会受到光照、温度等影响。

    选两枝长势相近的带叶枝条,标为甲、乙。

    1. (1) 甲不做处理,乙
    2. (2) 将甲枝条插入装有清水的杯子中,按图(填字母)所示方法用塑料袋套住,扎紧。乙枝条采用同样方法用塑料袋套住,扎紧。
    3. (3) 将它们放在的环境中。
    4. (4) 一段时间后,观察塑料袋上的水珠情况。如果出现的现象,则说明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换不同的植物,重复实验。
  • 1. (2024六下·温岭期末) 每年三月份左右,我们学校的墙面上经常会出现大量小水珠,到处都是湿漉漉的现象,俗称回南天。为什么墙面上会出现小水珠?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已知同一空间内,水温越!高,水蒸气含量越高。

    实验步骤:

    步骤I: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倒入等量等温热水,并在每个烧杯上方放上玻璃片。

    步骤Ⅱ:甲烧杯玻璃片上放上冰块,乙烧杯玻璃片不做处理。

    步骤Ⅲ:一段时间后,玻璃片下方水珠凝结情况如图所示。

    1. (1) 学校的墙面上出现水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填状态变化名称)现象。
    2. (2) 实验结果表明,在水蒸气含量相同的情况下,,越容易形成水珠。
    3. (3) 小明发现,房间内墙面、玻璃表面会出现水珠,而干毛巾等物品表面却不会出现明显的水珠,为了探究水珠的形成是否与接触面材料有关,设计丙组与甲组进行对照,请将丙组实验的设计在图上补充完整并标注名称。
  • 1. (2024四下·江宁期末) 为了测量降温结冰前后水的温度变化情况,我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少量水,插入温度计,把试管连同温度计放到装有碎冰的烧杯中。

    1. (1) 为了让试管中的水结冰时的温度低于0℃,我们可以在烧杯中的碎冰里加( )。
    2. (2) 下面是实验记录表,结合数据进行分析。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15

      7

      3

      1

      0

      0

      0

      -1

      -3


      状态





      冰水

      混合

      冰水

      混合

      冰水

      混合



      当温度降低到( )时,水开始结冰。

    3. (3) 水在降温结冰的过程中,温度( )。
    4. (4) 在水降温结冰实验前,先在试管的水面做记号,等水结冰后再观察,发现冰面的位置高于之前水面的位置。这说明( )。
    5. (5) 下列现象中,与上题现象的原理一致的是( )。
    6. (6) 实验时,还发现装冰的烧杯外壁上有许多水珠,这属于水的( )现象。
  • 1. (2024五下·宁乡期末) 观察水蒸气的凝结现象时,玻璃杯中物体的温度越低,玻璃杯外壁上水蒸气凝结成的水珠越多。( )
  • 1. (2024六下·思明期末)  每逢春季,厦门时常出现“回南天”,即墙壁瓷砖、地面、玻璃出现“流汗”现象,下列现象与“回南天”原理一致的是
    A . B . C . D .
  • 1. (2024·温州模拟) 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冻杨梅在不断冒着“白气”,这些“白气”是( )

    A .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 B . 杨梅中的水分蒸发成水蒸气 C . 冰杨梅表面的冰融化成水
  • 1. (2024六下·青岛期末) 在探究水蒸气凝结的实验中,将一冷一热两块玻璃片同时盖到装有相同温度热水的两个杯子上,可以看到( )。
    A . 两块玻璃片上都没有变化 B . 冷玻璃片上有很多小水珠出现 C . 热玻璃片上有很多小水珠出现 D . 两块玻璃片上都有很多小水珠出现
  • 1. 观察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如图,在玻璃杯中加入冰块,观察玻璃杯外壁出现的现象,并记录玻璃杯内外温度计的读数。在装有冰块的玻璃杯里加入一些食盐,继续观察玻璃杯外壁有什么现象,并记录两支温度计的读数。

    1. (1) 本实验至少需要两支温度计,其中玻璃杯内的温度计是测量的温度,玻璃杯外较远处的温度计是测量的温度。
    2. (2) 我们发现:加盐前,装有冰块的玻璃杯内的温度会,玻璃杯外较远处的空气温度会。加盐后,玻璃杯内的温度会

      A.先下降,后保持0℃不变B.下降,到0℃以下

      C.下降,在 0℃以上

    3. (3) 如果在玻璃杯外附近处放第三支温度计,此处的温度可能( )
    4. (4) 在装有冰块的玻璃杯内加入食盐后,可以观察到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 )
    5. (5)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水蒸气凝结需要( )
  • 1. 闷热潮湿的夏天,汽车在阴凉的地下车库停了一晚上,驶出车库后,以下现象可能会发生的是( )
    A . 车玻璃的外侧可能会结冰 B . 车玻璃的外侧可能会蒙上一层水雾 C . 车玻璃的内侧可能会蒙上一层水雾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