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因为我们看不到空气,所以空气不是物质。( )
  • 1. (2024五下·城阳期中) 在小烧杯中的不同高度上摆放着两截燃烧着的蜡烛①和②,且①比②的位置高。再将一大瓶二氧化碳慢慢倒入小烧杯中。

    1. (1) 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1. (2024五下·城阳期中)  某科学兴趣小组想要探究“空气中有哪些成分”这一问题,利用下列器材进行科学探究,请你一起加入,完成探究过程和记录单。

    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记录:

    1. (1) 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填写完整。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剪去底部的矿泉水瓶、蜡烛、木条、红墨水、水槽等

      将矿泉水瓶扣在燃烧的蜡烛上

      空气不是气体,是由的气体混合而成的。

      把燃烧的木条迅速插入瓶内

    2. (2) 实验结论中的两种气体主要成分分别是它们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3. (3) 除了这两种主要成分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它最大的特点能使变浑浊。生活中他的用途有
  • 1. (2024五下·城阳期中) 在四个集气瓶里装有不同的气体,小科同学把点燃的火柴同时放入四个集气瓶,最快熄灭的是( )。
    A . 新鲜的空气 B . 呼吸一次后的空气 C . 蜡烛燃烧后剩下的气体 D . 新收集的氧气
  • 1. (2024五下·城阳期中) 下列选项与氧气性质无关的是( )。
    A . 火箭升空 B . 动物呼吸 C . 舞台”云雾” D . 火星复燃
  • 1. (2024五下·青岛期中) 为了研究空气的成分,某科学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名称:研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材料:蜡烛、玻璃片、水槽、集气瓶、清水等。

    实验方法:

    ①把一支蜡烛粘在玻璃片上,再把它放在水槽中。

    ②向水槽中加入不没过蜡烛的清水,点燃蜡烛。

    ③用一只集气瓶将蜡烛扣上。

    实验分析:

    1. (1) 扣上集气瓶,一段时间后,燃烧的蜡烛才会,这说明
    2. (2) 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的水位会。原因是蜡烛燃烧消耗完集气瓶内的,使集气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水槽中的水便进入瓶内。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气体的成分与原来。 (选填“一样”或“不一样”)
    3. (3) 迅速翻转集气瓶,将燃烧的木条插入集气瓶,发现燃烧的木条熄灭了,这一现象说明剩下的气体
    4. (4) 综合以上现象,关于空气的成分,我们能够得出结论是
  • 1. (2024五下·青岛期中)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 )。
    A . 空气、达到可燃物的燃点、可燃物 B . 温度、二氧化碳、可燃物 C . 氧气、可燃物、达到可燃物的燃点
  • 1. (2024五下·莘县期中) 氮气是空气中成分最少的气体。 ( )
  • 1. (2024五下·莘县期中)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 的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1. (2024五下·德州期中) 如图,在探究空气成分实验过程中,扣上矿泉水瓶后,关于蜡烛燃烧的变化和瓶中水位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 . 蜡烛一直燃烧,瓶内水位上升 B . 蜡烛慢慢熄灭,瓶内水位下降 C . 蜡烛慢慢熄灭,瓶内水位上升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