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六下·洞头期中) 走进亚运食堂,这里也发生着许许多多的物质变化.
    1. (1) 下列菜品在制作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2. (2) 小科往小苏打中倒入柠檬酸自制“柠檬汽水”时,会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从瓶中倒出并流到点燃的火柴上,下方的火柴熄灭而上方的火柴没有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的性质。瓶子中剩余的无色液体中还有柠檬酸吗?小科将液体倒在蔬菜沙拉中的紫甘蓝上,紫甘蓝变成了(填“红色”或“蓝色”),说明瓶中还有柠檬酸。
    3. (3) 奥会上冰雪运动普遍活动强度较大,对运动员的能量消耗较多,这就需.要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运动员在反复咀嚼米饭时,会感觉到米饭有,这是因为米饭在咀嚼中发生了.当米饭被吃进人体内,米饭储存的能会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
    4. (4) 下列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
    5. (5) 赛前的紧张情绪就是运动员比赛前的一种心理反应,它阻碍运动员清楚思维的行为表现和能力发挥.我们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有时也会被不良的情绪左右,我们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请谈谈你的看法。(至少写三点。)
  • 1. (2024五下·德州期中) 如图,在探究空气成分实验过程中,扣上矿泉水瓶后,关于蜡烛燃烧的变化和瓶中水位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 . 蜡烛一直燃烧,瓶内水位上升 B . 蜡烛慢慢熄灭,瓶内水位下降 C . 蜡烛慢慢熄灭,瓶内水位上升
  • 1. (2024五下·德州期中) 空气中的气体含量最高的是()
    A . 水蒸气 B . 氧气 C . 氮气’
  • 1. (2024五下·肇源期中) 氮气和氧气都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 )
  • 1. (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 探究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1. (1) 龙龙先给乙烧杯装入0摄氏度冰水,甲烧杯不装水,会出现现象;如果先给乙烧杯装入100摄氏度开水,甲烧杯不装水,会出现现象

    2. (2)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____。
    3. (3) ____就是根据以上实验原理制成的。
    4. (4) 龙龙妈妈不小心扭伤了脚,脚部快速充血并发生肿胀,医生要求24小时内 。(填“热敷”或“冰敷”)
  • 1. (2024五下·齐河期中) 识图填空

    下图是空气成分分布图,请分别标注出空气成分及比例

    abc

  • 1. (2024五下·青岛期中) 为了研究空气的成分,某科学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名称:研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材料:蜡烛、玻璃片、水槽、集气瓶、清水等。

    实验方法:

    ①把一支蜡烛粘在玻璃片上,再把它放在水槽中。

    ②向水槽中加入不没过蜡烛的清水,点燃蜡烛。

    ③用一只集气瓶将蜡烛扣上。

    实验分析:

    1. (1) 扣上集气瓶,一段时间后,燃烧的蜡烛才会,这说明 
    2. (2) 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的水位会。原因是蜡烛燃烧消耗完集气瓶内的 ,使集气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水槽中的水便进入瓶内。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气体的成分与原来 。(选填“一样”或“不一样”)
    3. (3) 迅速翻转集气瓶,将燃烧的木条插入集气瓶,发现燃烧的木条熄灭了
    4. (4) 综合以上现象,关于空气的成分,我们能够得出结论是 
  • 1. (2024五下·青岛期中) 我国地域辽阔,风景优美,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小明一家准备去西藏自驾游,空气稀薄,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含量较低导致的,可携带补充装备。
    A . 二氧化碳 B . 氮气 C . 氧气
  • 1. (2024五下·青岛期中) ____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它能支持燃烧。( )
    A . 氮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 1. (2024五下·青岛期中) 我们常常往鱼缸里不断地充入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水中的( )
    A . 营养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