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五下·椒江期末) 水下工作的潜艇靠( )来上浮。
    A . 减小重力 B . 增加重力 C . 减小体积 D . 增大体积
  • 1. (2023五下·衢江期末) 福建舰是我国首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弹射型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1. (1) 图中,福建舰正静止浮在水面上,此时航母受到的浮力( )航母受到的重力。
    2. (2) 福建舰的舰身流线型的设计,主要是为了( )。
    3. (3) 停在甲板上的一艘舰载机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 )。
  • 1. (2023五下·余姚期末) 再现“曹冲称象”。

    “曹冲称象”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故事中曹冲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将大象的质量转化为石头的质量。惯惯打算学习此方法称一下家里的小猫。于是,他找来一个泡沫箱当小船,然后找来很多小石块和一台电子秤,他还需要用来记水痕的记号笔、水盆和水。

    1. (1) 下列实验步骤正确的是( )。

      ①将小猫放进泡沫箱;②将小猫取出,再将小石块一块一块地放进泡沫箱,直到水位到“水痕”标识;③将泡沫箱放在水中;④用电子秤称出小石块的总质量;⑤用记号笔画出“水痕”标识;

    2. (2) 惯惯测试放小石块时,泡沫箱侧翻了。按下列方法放置小石块,最容易侧翻的是( )。

    3. (3) 根据图①中泡沫箱上所刻“水痕”标识,图②中的泡沫箱需要(填“增加”或“减少”)石块,理由是

    4. (4) 将小石块和小猫分别装入泡沫箱,当泡沫箱沉到同一记号处时,它们的( )相同。
    5. (5) 实验中,小石块的称量结果与小猫实际质量差距很大,可能的原因是( )。
  • 1. (2023五下·莲都期末) 铝箔在水中是沉的,做成船型能浮在水面上,从沉到浮,铝箔受到的浮力( )。
    A . 减小了 B . 增大了 C . 没有变化
  • 1. (2023五下·莲都期末) 潜水艇通过( )的方法在水中沉浮自如。
    A . 改变形状 B . 改变重量 C . 改变体积
  • 1. (2023五下·临海期末) 整块橡皮泥放入水中会下沉,造成船后能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 )。
    A . 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B . 质量变小,体积不变 C . 质量变大,体积变大 D .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
  • 1. (2023五下·南浔期末) 用橡皮泥这种沉的材料造船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做成空心的就一定能浮 B . 增大它的容积,可以增加载重量 C . 做成船型能浮,是因为增大了浮力
  • 1. (2023五下·吴兴期末) 橡皮泥团放入水中会下沉,做成船型后能漂浮在水上,这是因为橡皮泥船( )。
    A . 自身的体积变小了 B .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更小 C .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更大 D . 在水中受到的重力更小
  • 1. (2023五下·吴兴期末) 元宵节吃汤圆是传统习俗。小明想为家人们煮汤圆,事前向妈妈请教如何分辨汤圆是否熟透了。妈妈提醒他,煮熟的汤圆会(填“沉”或“浮”),原因是
  • 1. (2023五下·武义期末) 为了更好地理解潜水艇浮沉原理,小科准备了一个空瓶子和一缸水,把瓶子倒置放在水缸中,当他往瓶子中装水后,发现瓶子在稳定后的位置会发生改变,如图中位置1、2、3所示。于是小科把瓶盖底部距离水缸水面的长度(深度)和瓶子中的水量这些数据都记录了下来,画成一幅折线图。

    1. (1) 在这个实验中,瓶子处在( )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2. (2) 根据瓶子稳定后的位置变化,可以得出潜水艇的沉浮与自身的( )有关。
    3. (3) 如果想要让瓶子不沉到水底,瓶子中的水不能超过( )毫升。
    4. (4) 让潜水艇下沉的方法是( )。
    5. (5) 许多潜水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这样可以有效阻力。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