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东莞二模) 下列有关生物分类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B . 被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C . 每个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 .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 1. (2024·玉溪模拟)  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到玉溪抚仙湖湿地公园进行研学活动。他们对湿地公园进行了调查,查阅资料并绘制了该湿地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结构图(如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图中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应包括非生物部分和
    2. (2) 写出一条含虾的食物链:
    3. (3) 科技小组调查中发现:湿地公园范围内现有维管植物约470种,动物资源约300种,其中有云南特有植物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抚仙湖特有鱼类12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保护珍稀动植物最有效的措施是
    4. (4) 如果某些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有毒或有害物质进入该湿地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后,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富积到各种生物体内,而且在鹭的体内积累得最多。结合所学知识,怎样保护好抚仙湖,你的建议或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条即可)。
  • 1. (2024·玉溪模拟)  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保护环境,我们义不容辞,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    )
    A . 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B . 科学地进行垃圾分类 C . 优先步行和骑行,优选公共交通 D . 建房修路,侵占良田
  • 1. (2024八下·安庆期中) 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萎黄病的大豆杂交,培育出一批抗萎黄病的优良大豆品种,大幅度提高了大豆产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该过程的原理是人工诱导基因突变 B . 新大豆品种的诞生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 . 该技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 D . 该研究说明野生物种具有巨大潜在使用价值
  • 1. (2024·昭阳模拟) 昭通大山包是彩云之南乌蒙高原上一颗璀璨而耀眼的明珠,这里不仅有湛蓝的天空、澄碧的湖水、广阔的草场,还有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黑颈鹤迁徙到这里越冬。“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2003年1月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12月被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1年12月被评为“中国最美湿地”之一。湿地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如维管束植物56科140属186种;动物10目28科68种。大山包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圣地,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甲图是大山包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生态系统,除甲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
    2. (2) 食虫鸟与青蛙的关系是
    3. (3) 甲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4. (4) 乙图是黑颈鹤准备飞行姿态,它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是(答出一点即可)。
    5. (5) 大山包有多种多样的生物,这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
  • 1. (2024·昭阳模拟)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是生物圈中普通一员”的理念必将牢牢铭刻在我们心中,并践行在我们行动中。以下对此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围海造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改善生态环境 B . 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C . 提倡高质量发展,但不能以减少耕地为代价 D .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1. (2023·嘉陵) 阅读以下资料并根据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野生维管束植物种类共253科8512种,陆栖脊椎动物共146科1244种;IUCN 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极危、濒危、易危、近危的物种共912种,其中植物688种、动物224种;特有种4453种,其中植物4162种动物291种。

    资料二: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数量急剧下降。1981年,我国科学家在陕西汉中洋县发现野生朱鹮时,仅有7只。1983年建立陕西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朱鹮的生存空间和栖息环境得到改善。截止2018年1月,国内朱鹤数量已经增加到了2600余只。

    1. (1) 资料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内涵中的多样性,其实质是的多样性。(各1分)
    2. (2) 资料二中早期分布广泛的朱鹮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后期至今,中国的朱鹮数量迅速得到了增长,这说明保护生物的,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 1. (2023·襄模拟) 目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 . 采取迁地保护 施 B .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C . 人工 育濒危物种 D . 多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
  • 1. (2024·邵东模拟) “绿色窗帘法”,即在住宅墙体外种植绿色植物来遮挡太阳光,从而节省开放空调冷气所需的资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各项与上述理念不相符的是(  )
    A . 植树造林 B .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C . 少开汽车多走路 D . 衣服洗后用烘干机烘干
  • 1. (2023·资兴模拟) 请你完善探究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酸雨是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的雨。在酸雨区域内,湖泊酸化,渔业减产,森林衰退,土壤贫瘠,粮食减产,建筑物被腐蚀,文物面目皆非。某生物科技小组为了了解酸雨对生物的影响,选择玉米和小麦种子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率是否有影响。

    提出问题: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率是否有影响?是有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1. (1) 做出假设:

      制定方案:

      材料用具

      ①模拟酸雨:A液(pH=2的模拟酸雨)、B液(pH=4的模拟酸雨)(提示:pH值越小,酸性越大)

      ②培养皿、滴管、标签、吸水纸、饱满而充满活力的种子(玉米、小麦)

      探究方案

      ①将6个培养皿分两组各编为1号、2号和3号,并铺一层吸水纸,各放入玉米、小麦种子50粒。

      ②在两组的1号培养皿中滴入30滴清水,2号培养皿中滴入30滴A液,3号培养皿中滴入30滴B液,使吸水纸保持湿润,种子接触到模拟酸雨,盖好培养皿,放置于温室中。

      ③每天18:00,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实验结果(不同条件下的萌发情况):

      研究对象

      萌发环境

      观察记录每天的萌发数量(每组50粒种子)

      萌发率(%)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玉米种子

      1号:清水

      0

      0

      44

      46

      47

      50

      100

      2号:A液

      0

      1

      43

      44

      45

      45

      90

      3号:B液

      0

      0

      41

      45

      46

      47

      94

      小麦种子

      1号:清水

      0

      20

      41

      44

      50

      50

      100

      2号:A液

      0

      5

      5

      5

      5

      5

      3号:B液

      0

      16

      22

      27

      29

      29

    2. (2) 讨论交流:

      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3. (3) 实验中1号不作处理(清水)的目的是
    4. (4) 培养皿中均放50粒种子,而不是1粒,意义是
    5. (5) 实验结果概述如下:玉米种子萌发率在清水中为100%,在A液中为90%,在B液中为94%;小麦种子萌发率在清水中为100%,
    6. (6)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模拟酸雨对玉米、小麦种子萌发率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且,特别是pH=2的模拟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影响极大。
    7. (7) 上述方案中,针对研究对象都只做了一次实验,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还应当设置实验。
    8. (8) 如果要继续探究模拟酸雨对花生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你如何对“实验结果(不同条件下的萌发情况)”的表格作细微改动即可记录相关数据?请完善表格。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