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上·浙江期末) 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四幅图中,反映了黄土高原民居建筑风格的是( )
    A . 冰屋 B . 窑洞  C . 高架屋 D . 竹楼
  • 1. (2023七上·浙江期末) 某日,中央电视台《北纬30度·中国行》栏目组来到了“珍珠之乡”——诸暨市山下湖镇。记者看到许多外地商人来到珍珠市场洽谈生意,这体现了不同区域之间的( )
    A . 人员交流 B . 经济交流 C . 文化交流 D . 信息交流
  • 1. 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世外桃源是这样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属于哪类聚落形态(    )
    A . 乡村 B . 集镇 C . 城市 D . 渔村
  • 1. 蘑菇房是哈尼族特色房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哈尼族蘑菇房以石为基,以木为柱和横渠,屋顶由斜面和平面构成,底层堆柴火、工具,二层住人,村落背后是郁郁葱葱的古树丛林,村前梯田层层延伸到河谷底。

    1. (1) 图1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横断山脉的(方向),位于带(纬度带)。
    2. (2) 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着人文环境。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哈尼族特色蘑菇房的成因。
    3. (3)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哈尼族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建议一:发展业;理由:

      建议二:发展业;理由:

  • 1. 下图为《我国某原始民居示意图》,从这一原始民居的特征推测,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 . 炎热干燥 B . 潮湿多雨 C . 寒冷多雨 D . 温暖少雨
  • 1. 下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组合不正确的是(    )
    A . 冰屋一北极地区终年寒冷 B . 窑洞一黄土高原黄土深厚 C . 高脚屋一东南亚地区高温多雨 D . 平顶房一中国南方潮湿多雨
  • 1. 利用下面的《城市与乡村的联系示意图》,结合自己所生活的聚落的特点,简述区域间加强交流的重要性。

    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建设城市

    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繁荣城市经济

    为城市提供各种农产品,满足市民的生活需要

    为工厂提供大量的工业原料,如棉花等

    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农业机械和化肥、农药

    为产品提供充足的消费市场

    工业向乡村扩散,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是一名人民教师,在繁华的大都市工作。今年,我响应国家号召,去边远山区支教,我感到特别光荣!

    我是农民,听说城里人喜欢吃新鲜蔬菜,家里就种了好几亩大棚蔬菜。种植反季节蔬菜,运到城里去卖,我赚了不少钱!

    我开了一家网店。我经常利用各种通信手段,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与远方的客户联系,销售本地特产,也结识了不少朋友!

    我是一名农业专家,在大学任教。我经常到农村为农民进行义务培训,教给他们栽培果树的技术。有时,我会顺便买些土特产回来送给朋友,他们都说这些特产味道跟城里买的不一样,特别好!

    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区域之间应在哪些方面加强与外地的联系,请你再列举一至两个本地与外地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事例。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在人员、物资、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交流越来越频繁。小城镇不仅可以为城市提供从乡村聚集而来的原材料、农副产品以及劳动力,还可以为城市向乡村转移产品、资金、技术、人才开辟广阔的市场,接受城市更新换代但还有持续使用价值的技术、设备和产品,促进大中城市的产业结构向高、精、尖、新的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为乡村走向现代化奠定基础。

    1. (1) 根据材料回答,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之间交流的主要纽带是什么。
    2. (2) 请你结合材料,说说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之间进行交流的必要性。
  • 1. 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属于文化交流的是(    )
    A . 浙江省的藕粉销往海外 B . 江苏省某医院的专家与北京同行进行网上会诊 C . 山东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 D . 福建省的青少年代表到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文艺演出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