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勒拿河发源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山区, 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其溶解有机碳与生物、冻土和 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下表反映 1999~2008 年与 2009~2017 年勒拿河溶解有机碳输出量(百万 吨/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5-6 月

    7-10 月

    11 月-次年 4 月

    第一阶段

    1999-2008 年


    2.82


    2.35


    0.51

    第二阶段

    2009-2017 年

    7.36

    1.92

    0.39

    1. (1) 与上游相比,勒拿河下游 ( )
    2. (2) 与勒拿河溶解有机碳输出量季节变化一致的是 ( )
    3. (3) 5~6 月期间,勒拿河溶解有机碳输出量第二阶段较第一阶段显著增加,主要原因是 ( )
  •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碛湖是冰川消退时,冰碛物形成的凹地,或冰碛物阻塞河床,冰川谷蓄水而成的湖泊(见下图)。相关数据显示,从1961年至2020年,喜马拉雅山地区年平均气温每10年上升0.35℃,超过全球同期增温速率的2倍,由此导致喜马拉雅山地区冰碛湖溃决灾害多发。为此,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加强对喜马拉雅山地区冰碛湖溃决多发地区的冰川、冰碛湖、冰碛坝等影响冰碛湖溃决的相关要素的测量,评估冰碛湖溃决风险,加强监测降低冰碛湖溃决带来的损失。

    1. (1) 描述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喜马拉雅山冰碛湖溃决灾害事件增加的过程。
    2. (2) 请至少说出三项科研人员可能对冰川进行的测量项目,并选择一项加以说明。
  • 1. 某地理研学小组考察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乘坐索道时得知,为保护生态,区内许多地段采取了以索道替代公路的交通方式。小组还进行了拍摄记录,其中一张照片中西北-东南走向的山体在金色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左图示意所拍摄照片,右图示意小组所乘索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照片拍摄时间和方向为( )
    2. (2) 左图中①处相比于②植被更为茂密最主要原因是( )
    3. (3) 保护区“以索代路”的最突出的生态意义是( )
  • 1. (2024高二下·揭东期中) 图为“陕西省碳排放量增长趋势类型及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陕西省碳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2) 陕西省碳排放量持续增加的主要推动力是( )
  • 1. (2024高二下·揭东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蓝碳指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近年来,随着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减少,象山港海洋水质逐渐改善。象山县利用丰富的蓝碳资源,积极探索蓝碳经济,依托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型海洋养殖产业,提供生态服务和生态产品,实现“不减产的减排”,助力“双碳”达标。2023年2月28日,全国首单蓝碳拍卖,象山县以每吨106元的价位将 2340.1吨蓝碳拍卖成交近25万元。下图示意象山县地理位置及渔业分布。

    1. (1) 分析象山县蓝碳资源丰富的原因。
    2. (2) 从污染源的角度,指出象山港海域水质得到改善当地可能采取的措施。
    3. (3) 说明象山县蓝碳经济发展经验对沿海市县的启示。
  • 1. (2024高二下·揭东期中) 植物物候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高纬或高海拔区的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强,我国绿洲胡杨叶黄起止日及叶黄期时空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响应。如图示意我国绿洲胡杨叶黄起始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①处相比,②处叶黄起始日晚的主导因素是( )
    2. (2) 全球变暖对四地胡杨叶黄期变化影响最显著的是( )
  • 1. (2024·沈阳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潮湿或地表积水的环境中,死亡植物体分解缓慢,有机物不断积累,这些积累的有机物被称为泥炭,积累泥炭的土地被称为泥炭地。泥炭地被认为是最大的陆地碳储库。苏门答腊岛东部分布有大面积的泥炭地(图)。当地基于经济目的,一方面大规模采伐热带雨林,另一方面排空泥炭沼泽积水,然后放火烧掉泥炭,进行农田和经济林的开发。有专家认为,未来苏门答腊岛有“碳汇”功能降低并逐渐转变为“碳源”的风险(“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碳的过程,“碳源”则相反)。目前印尼政府已颁布法规保护和逐渐恢复泥炭地。

    1. (1) 分析苏门答腊岛泥炭地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的原因。
    2. (2) 简述苏门答腊岛“碳汇”功能降低并逐渐转变为“碳源”的过程。
    3. (3) 说明保护苏门答腊岛泥炭地是如何实现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
  • 1. (2024高二下·四平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在不断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人为排放出的 二氧化碳至少有三分之一进入了海洋之中,进入海洋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海洋酸化。下表是计算机模拟的1750~2100年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与海洋表面的 pH 值关系。

    年份

    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ppm)

    海洋表面的pH值

    1750

    280

    8.19

    2008

    385

    8.09

    2020

    440

    8.03

    2040

    510

    7.97

    2060

    600

    7.91

    2080

    700

    7.85

    2100

    850

    7.78

    1. (1) 据表说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海洋酸化之间的关系。
    2. (2) 简述海洋酸化的危害。
    3. (3) 提出应对海洋酸化的有效措施。
  • 1. (2024·温州模拟) 用电负荷是指电力消耗总功率。用电负荷高峰时,需启动正常运行以外的发电机组来满足用电需求,这部分机组称为调峰机组。右图为我国西部某电力系统某日电力负荷及不同能源发电功率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电力系统中,该日火力发电
    2. (2) 在保障调峰能力前提下,该地为减少碳排放,可
  • 1. (2024高二下·永春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漠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北麓的山中峡谷地带,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县级市。这里气候寒冷,夏季多雾,兴安落叶松茂密,沼泽湿地面积广大,多年冻土层广泛分布。研究表明,与100年前相比,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已北移20~30km,漠河地区多年冻土持续退化,在山体斜坡和相对较高地区,冻土的融深加大、原始湿地萎缩;大量融水向低洼地区聚集,新生湿地扩张,破坏了植被的生长环境,大片兴安落叶松倾倒、死亡。湿地植物从大气中获取大量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分解和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在厌氧环境,有机质腐烂分解会产生CH4),影响了全球碳循环过程。下图示意漠河市位置、河流与湿地分布和额木尔河某河段景观。

    1. (1) 从水汽(水的状态?存在空间?)的角度分析漠河市夏季多雾的原因。
    2. (2) 试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气候变化对漠河地区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3. (3) 分析漠河湿地的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环境中碳的收支。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