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龙岩模拟) 中国政府承诺通过减排、增汇,在2060年前后实现碳中和。碳强度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图示意1981~2019年我国人口年增长率、人均GDP年增长率、碳强度年增长率以及前三者之和的变化。三者之和是衡量碳排放增长率的综合指标。据此回答下题。

    1. (1) 1981-2019年期间
    2. (2) 2003-2005年我国碳强度年增长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3. (3)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可

      ①倡导低碳消费,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总量

      ②提高植被覆盖率,以降低碳强度年增长率

      ③降低人口年增长率,以提高人均GDP年增长率

      ④推动脱碳与燃料的零碳化,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 1. (2024高三下·郑州)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孟加拉国地处恒河三角洲,目前总人口达1.7亿,人口密度超过1200人/km²。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大,水稻是种植面积最广的农作物,但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2016年,中孟双方联合育种,新品种杂交水稻主要种植于旱季,可比当地最好品种增产20%以上。制种是杂交水稻生产的关键因素,分为种子萌发期、幼苗期、苗期、抽穗期、灌浆期和种子成熟期。其中,孟加拉国地区11月底和12月初为播种期,3月底至4月上旬为抽穗扬花期,5月初以后收割和晒种。表为 2021年孟加拉国水稻种植情况,图为孟加拉国气候统计图。

    季节

    时间

    水稻种植面积/万 hm²

    水稻种植总产量/万t

    平均产量t/hm²

    灌溉方式

    春夏季

    4-7 月

    113

    301

    2.66

    雨水

    雨季

    7-11 月

    588

    1 550

    2.63

    雨水

    旱季

    11 月到次年5月

    475

    2 018

    4.24

    灌溉

    1. (1) 简述孟加拉国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
    2. (2) 分析孟加拉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原因。
    3. (3) 解释旱季孟加拉国水稻单产和总产量比其它季高的原因。
    4. (4) 从气候角度分析孟加拉国旱季杂交水稻制种的不利因素。
    5. (5) 除了联合育种,请为中国帮助孟加拉国发展杂交水稻种植提出可行性建议。
  • 1. (2024高三下·郑州)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二氧化碳封存是指将大型排放源产生的CO2捕获、压缩后运输到选定地点长期保存,而不是释放到大气中。地质封存是CO2 封存的主要方式,基本原理是模仿自然界化石燃料的储存机制,把CO2封存在地层中。海上石油开采伴随产生大量高浓度的CO2 , 溶于水后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珠江口盆地是南海北部一个大型新生代为主的沉积盆地,2023年3月19日,我国首个CO2回注井在南海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油田成功开钻,回注井与采油井相伴而生,可将近150万吨的CO2 封存于海底。图为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主要方法示意图。

    1. (1) 简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意义。
    2. (2) 推测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区上部岩层的特征。
    3. (3) 说出珠江口盆地二氧化碳回注井建设的不利海洋环境,并简述其对回注井建设的不利影响。
    4. (4) 与二氧化碳陆上地质封存相比,分析二氧化碳海底封存的优点。
    5. (5) 说明南海珠江口盆地成为我国首个二氧化碳回注井建设地的原因。
  • 1. (2024高三下·郑州) 耕地非粮化是将大量耕地转化为非粮食生产的行为。非粮化程度是指非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率。 目前我国耕地非粮化呈现增长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图1为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地2001—2020年耕地林果化演变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耕地非粮化中耕地林果化程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复杂 ②耕地细碎 ③河网密布 ④土壤肥沃

    2. (2) 该地耕地林果化率的变化会
    3. (3) 为协调粮食安全和生态建设,该地应
  • 1. (2024高三下·葫芦岛)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泥炭是沼泽地特有的产物,由有机残体、腐殖质和矿物质三部分组成。当沼泽植物残体的堆积量大于其分解量时,泥炭不断积累、堆积,并发育成泥炭地。潮湿的泥炭地固碳能力远强于森林,是全球重要的“碳汇”。然而泥炭地生态系统脆弱,一旦干燥、被氧化,则会成为巨大的“碳源”。

    近代以来,随着英国农业开垦、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约有150万公顷泥炭地被排水疏干,此外还被用于燃料等用途而导致泥炭开采量增加,泥炭地的退化过程加快。下图示意英国泥炭地分布。

    1. (1) 从碳循环的角度,解释近代以来英国泥炭地由“碳汇”向“碳源”转化的原因。
    2. (2) 英国政府从排水和农垦等人为干扰因素入手,采取了修建堤坝,堵塞排水沟等措施,保护和改善泥炭地。结合图文资料,论述上述措施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
  • 1. (2024高二下·乐清开学考) 厄瓜多尔是南美最小的国家之一,生物种类繁多,自然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欠发达,对外贸易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下图为厄瓜多尔概况及两城市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厄瓜多尔生物种类众多的自然原因有( )

      ①热量充足

      ②山地垂直高差大

      ③河网密布

      ④区域内降水丰富

    2. (2) 厄瓜多尔拟与中国合作开发自然资源,推测可开发的自然资源有( )

      ①水电资源

      ②生物资源

      ③矿产资源

      ④太阳能资源

  • 1. (2024高二下·乐清开学考)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区、市)有撂荒现象发生,但撂荒程度不一。复种指数是指年内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耕地撂荒的程度。下图为2002—2017年我国全年作物种植面积、耕地总面积和复种指数变化趋势图。2002—2017年我国( )

    A . 耕地复种指数保持较高水平 B . 2012年作物熟制发生明显变化 C . 耕地撂荒面积明显波动 D . 耕地撂荒区域差异十分明显
  • 1. (2024高二下·乐清开学考) 土豆节水节地,稳产高产,营养素全面,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品质高,早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欧洲国家会把土豆做成土豆粉,进一步制作成面包、点心。下图为2018年我国不同省份土豆产量占比扇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土豆能成为我国主粮的可能性包括( )

      ①能在较广区域生产

      ②能够大量较长时间存储

      ③能被大部分人接受

      ④能够提供全部所需营养

    2. (2) 下列属于土豆主粮化对我国粮食安全好处的是( )
  • 1. (2024·成都)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按来源分为内源和外源两类。内源有机碳主要来自沉水植物(多分布于浅水湖底)和浮游藻类,沉水植物和浮游藻类的生长与光照、营养元素及温度呈正相关;外源有机碳主要来自入湖径流。云南洱海湖底表层沉积物内源、外源有机碳时空分布差异显著。近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洱海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分解加快,氮、磷等营养元素释放加速。下图示意洱海流域范围。

    1. (1) 分析洱海北部湖底表层沉积物中外源有机碳数量多的原因。
    2. (2) 夏季洱海北部河口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中,内源有机碳的占比小、数量少,试分析其原因。
    3. (3) 说明全球变暖影响下,洱海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与浮游藻类数量的相互影响。
    4. (4) 为预防洱海水体富营养化,从控制内源有机碳的角度,推测当地政府可采取的措施。
  • 1. (2024·成都)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的滩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河漫滩,在枯水季常被当地居民开发出来用于种植油菜、豌豆、蔬菜等。下图为某地河漫滩种植景观。

    1. (1) 指出枯水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居民在河漫滩发展种植业的影响。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3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