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黄陂模拟) 生活中的对话也会犯一些逻辑错误。比如甲同学说:“中国人都应该有文化自信。”乙同学惊讶地说:“想不到你思想这么狭隘,居然不愿意承认外国的先进文明。”下列与乙同学犯的逻辑错误相同的是(   )

    ①“老板,有新鲜的羊肉吗?”老板答:“我家从来不挂羊头卖狗肉。”

    ②"有钱人居然在路边吃辣条。”有人回应:“不在路边吃,难道去马路中间吃吗?”

    ③“你上课是不是睡觉了?”- -同学说:“我就是小睡了-会 ,我没有睡觉。”

    ④"这次战争死伤过万。”有人问:“伤者中轻伤者的占比高吗?”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湖南模拟) 判断a:“小明或者会唱歌,或者会跳舞”;判断b:“小明要么会唱歌,要么会跳舞”;判断c:“小明既会唱歌,又会跳舞”,关于以上三个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三者具有不同的联结项,相同的选言支

    ②如果判断a为真,那么或者判断b为真,或者判断c为真

    ③如果判断c为假,那么判断a与判断b真假不定

    ④根据矛盾律,判断b与判断c,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十堰模拟) 生活中的对话也会犯一些逻辑错误。比如甲同学说:“中国人都应该有文化自信。”乙同学惊讶地说:“想不到你思想这么狭隘,居然不愿意承认外国的先进文明。”下列与乙同学犯的逻辑错误相同的是( )

    ①“这次战争死伤过万。”有人问:“伤者中轻伤者的占比高吗?”

    ②“有钱人居然在路边吃辣条。”有人回应:“不在路边吃,难道去马路中间吃吗?”

    ③“你上课是不是睡觉了?”一同学说:“我就是小睡了一会,我没有睡觉。”

    ④“老板,有新鲜的羊肉吗?”老板答:“我家从来不挂羊头卖狗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浙江模拟)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材料一  早在1971年,美国就曾向中国作出明确承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即“一中政策”。但近年来美方不断炒作台湾问题,更是自顾自地提出了“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六项保证”作为“一中政策”的定语,还在多个场合鼓吹“台湾地位未定”。

    材料二 民进党当局罔顾历史与现实,甘愿成为美国制约中国的“棋子”,向美购买武器“壮胆”,配合美国搞军事训练计划,一步步把台湾同胞绑上“台独”战车,遭到了台湾社会及各界有识之士的纷纷批评。

    材料三 针对近期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和“台独”势力分裂活动的严重挑衅,中国政府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采取了一系列包括军事演习在内的强有力反制措施,展示了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实力。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知识,分析美国反动势力的错误之处。
    2. (2)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以“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字数在300字内。

  • 1. (2024·河北模拟) 下面漫画描绘了一个人在面对重度污染的天空时,不是想着关停工厂而是选择粉饰太平,完全是掩耳盗铃。对此,中国走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路子。以下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该漫画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揭示经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②这种掩耳盗铃的思想不符合思维“一致性要求”,违反了矛盾律

    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具有预见性,预测经济发展的可能趋势

    ④该漫画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当下工业生产现状的客观反映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河池模拟) 关于某班级的学习状况有如下三个描述:①有的同学很勤奋;②所有的同学都不是很勤奋;③小乔同学很勤奋。事实证明,其中有两个判断是真的。请问下列哪个判断不能确定真假( )
    A . 小乔同学很勤奋 B . 所有同学都不是很勤奋 C . 有些同学不是很勤奋 D . 小乔同学不是很勤奋
  • 1. (2024·桂林模拟) 一个有钱人在路边摊吃饭,甲说:“那么有钱的人,居然在路边吃饭。”乙回答:“不在路边吃,难道去马路中间吃吗?”下列选项与材料所犯逻辑错误一致的是( )

    ①甲说:“我要发明一种能溶解一切物品的溶液!”乙问:“拿什么盛放它呢?”

    ②顾客问:“你这有好酒吗?”卖家答:“我这里都是好酒,没有变质的酒。”

    ③小明对小红说:“你不能说我是一个中学生,也不能说我不是一个中学生。”

    ④丙说:“我和同桌关系很好,没有发生过矛盾。”丁说:“我不相信,矛盾具有普遍性,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二下·罗山期中) 曾某出版的书籍《当××遇上中外名画》的封面被评为年度十佳封面。据封面设计者曾某介绍,最初候选设计稿共有四份,分别是初稿1《当××遇上蒙娜丽莎》、初稿2《当××遇上清明上河图》、初稿3《当××遇上最后的晚餐》、初稿4《当××遇上簪花仕女图》,都很有特色,取舍让他非常为难。为此曾某还专门制作推出了《谁是封面之封面争夺战》的动画特辑,在动画特辑中, “初稿”们打起了“哑谜”, 各自说了一句话:初稿1: “我没成为封面”;初稿2: “我成了封面”; 初稿3: “封面选的是初稿4”;初稿4: “封面不是初稿2”。 我们确认“其中只有一份初稿说的是真话” 。

    请结合材料,运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判断成为封面的是哪份初稿,并说明推导过程

  • 1. (2024高三下·十堰模拟) 生活中的对话也会犯一些逻辑错误。比如甲同学说:“中国人都应该有文化自信。”乙同学惊讶地说:“想不到你思想这么狭隘,居然不愿意承认外国的先进文明。”下列与乙同学犯的逻辑错误相同的是( )

    ①“老板,有新鲜的羊肉吗?”老板答:“我家从来不挂羊头卖狗肉。”

    ②“有钱人居然在路边吃辣条。”有人回应:“不在路边吃,难道去马路中间吃吗?”

    ③“你上课是不是睡觉了?”一同学说:“我就是小睡了一会,我没有睡觉。”

    ④“这次战争死伤过万。”有人问:“伤者中轻伤者的占比高吗?”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三下·怀化) 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观点,乍听起来很有道理,仔细想来却发现是违背逻辑思维规则的。以下对观点所犯逻辑错误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有(   )

    ①“工业部门就是从事机器制造的社会生产部门”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②“这件事我没有过问,只侧面了解了一下情况”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③“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④“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犯了“主项和谓项配合不当”的逻辑错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