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浙江月考) 桌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都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写着“所有的杯子里都有啤酒”;第二个杯子写着“本杯中有可乐”;第三个杯子写着“本杯中没有咖啡”;第四个杯子写着“有些杯子中没有啤酒”。假如只有一个杯子写着的话为真话,则( )
    A . 所有的杯子中有啤酒 B . 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可乐 C . 第二个杯子中有可乐 D . 第三个杯子中有咖啡
  • 1. (2024高三下·浙江月考) 一次,一家财主为其母亲祝寿,再三邀请唐伯虎赴宴,财主家五兄弟请求唐伯虎题诗庆贺。唐伯 虎大笔一挥,写道 :“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下五男都是贼/偷得蟠桃献母亲 ”。这首打油诗( )

    ①语词在特殊场合和语境下可以表达另一个新的概念

    ②前后判断出现自相矛盾,违背了矛盾律

    ③前后判断逻辑上一致,符合同一律要求

    ④在推理过程中犯了“ 四概念 ”错误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三下·浙江月考) 养老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甲)。养老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在健康养老、财产处分等方面得到了更多元的满足,但是 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也出现一些新动向,不容忽视(丙)。在居家养老上,有人指出,大力发展智能养老产品方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养老难题(丁)。
    1. (1) 从材料中找出两个类型相同的判断(用甲乙丙丁表示),并指出该类判断为真的条件。
    2. (2) 请你根据老年人的实际,运用“创新思维 ”中的任一具体技法,设计一款智能养老产品,并说明设计的依据。
  • 1. (2024高二下·达州期中) 国风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创作团队通过实地采风、查阅大量资料,从构思到制作可谓精雕细琢,生动体现了“唐风、诗意、壮美、考究”的创作理念。自江上扁舟到青崖名山,从吹笛黄鹤楼到旌旗飞边塞,这部国产动画从运镜、构图到光影、配乐等均呈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中华传统美学。这表明,该团队的创作思维( )

    ①具有能动性,能针对感性材料进行提炼和加工

    ②具有间接性,舍去表面属性抓住了本质的属性

    ③属于形象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形象特征

    ④坚持用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体现了创新思维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二下·达州期中) 显眼包,网络流行词,“显眼包”即外在形象或性格特征引人注目的人。下面是人们对“显眼包”概念的说法:

    甲:“显眼包”不是贬义词;

    乙:“显眼包”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

    丙:“显眼包”就像烈火,遇上枯燥生活的烈火,一点就着,横扫千里;

    丁:“显眼包”即外在形象或性格特征引人注目的人或物。

    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犯了“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②乙: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不同

    ③丙:形象地揭示了“显眼包”内涵 ④丁:子项外延之和不等于母项外延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达州期中) 森林食物主要是指森林或者林地生产的食物,包括可食性的果实、花、叶、枝、皮、根、脂液以及寄生物、附生物等非木质林产品。统计显示,全国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亿吨,已经成为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据此,构建一个三段论,其结论为“所有的核桃都是森林食物”,以下①②③④四个判断,可分别作为该三段论的大前提、小前提的是(    )

    ①所有由森林或林地生产的可食性食物都是森林食物

    ②部分森林或者林地生产的食物是森林食物

    ③所有的核桃都是林地生产的可食性食物

    ④部分核桃是由林地生产的食物

    A . ①—③ B . ③—① C . ②—④ D . ①—④
  • 1.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是客观规律,所以,经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个推理是正确的;“放火行为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电信诈骗行为不是放火行为,所以电信诈骗行为不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个推理是错误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思维形式结构对结论的正确与否起决定作用

    ②思维形式结构不正确,它就是无效的推理

    ③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④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 1. (2024高二下·西安月考)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

    ②“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间接性、能动性

    ③“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体现了思维的科学性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 (2024高二下·泗阳月考) 合乎逻辑的思维必须是具有确定性、一致性和明确性的思维,违反上述要求就会犯逻辑错误。情景:一教室门前,就学生迟到问题,师生对话。下面学生的回答,违反逻辑规则要求的是(    )

    ①老师:“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学生:“我一向守时,这是第一次迟到。”

    ②老师:“你今天迟到了吗?”学生:“我既没有迟到,也没有早到。”

    ③老师:“你经常迟到吗?”学生:“以往我都很守时,但今天迟到了。”

    ④老师;“说说你今后应该怎样做?”学生:“我今后一定会按时到,偶尔会迟到。”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湖北) 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种天气现象叫做“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做“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做“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流冰”。根据上述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冻雨”与“雨凇”指的是相同的一种天气现象 B . “下冰凌”与“流冰”的外延因地理差异而不同 C . “冻雨”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属种关系 D . “雨凇”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全异关系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