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耕地空间格局的形成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因子和经济、人口、区位等人文因子共同影响。准确摸清青藏高原耕地利用情况,可为当地农业生产布局提供依据和参考。下图为青藏高原耕地随海拔及坡度的变化示意图(耕地面积占比是指该海拔及坡度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2) 青藏高原耕地在2000m以下及4500m以上分布较小的原因分别是( )
  • 1. (2023高三上·上海市期中) 我国下列耕地分布和省份组合,正确的是( )
    A . 黑龙江---水田为主 B . 湖南---水浇地为主 C . 河北----水浇地为主 D . 江西    旱地为主
  • 1. (2023高三上·上海市期中) 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下图是“我国部分省份水土协调度”统计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我国东部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2) 若要提高北方地区的水土协调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        ②跨流域调水    ③发展耐旱作物    ④提高土壤肥力

  • 1.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 中国政府自1984年起多次提出鼓励耕地流转,促进耕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使耕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农业农村部文件显示,2003—2020年中国耕地流转率从4.75%上升到36.15%。然而,中国目前耕地流转市场尚不完善,存在较多无效流转和零租金流转,威胁着乡村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下表示意我国不同地区村庄耕地流转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调查区域

    调查村庄数量(个)

    耕地流转率(%)

    零租金流转比例(%)

    北方土石山区

    80

    17.05

    11.06

    西北黄土高原区

    80

    7.26

    42.25

    东南山地丘陵区

    212

    21.93

    18.17

    西南山区

    196

    14.67

    23.12

    1. (1) 中国耕地流转规模不断增大,对此影响最小的原因是( )
    2. (2) 关于中国耕地流转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1. (2023·大庆) “非粮化”是指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2019年鲁中南地区明显高于鲁西北地区。下图示意山东省主要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题。

    能够防止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   )

    ①增加粮食种植补贴,提升农民种植积极性②严格耕地用途管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建立商品粮储备制度④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 (2023高三上·建阳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位于109°11′E~109°14′E,27°30′N~27°32′N,区内地势西部高,东部低,中部隆起,岩溶槽谷地貌(“U”形地貌)发育成熟。2014年以来,当地引导和鼓励群众种植经济型林木,使万山区森林覆盖率达68.2%,同时使耕地资源减少,“非粮化”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4.82%。表示意2019年铜仁市万山区“非粮化”耕地地类面积,“非粮化”耕地包括耕种、种植非粮食作物的耕地及耕地通过工程手段转化成的林地、园地、其他农用地。

    类型

    耕地/hm2

    可调整地类/hm2

    总计/hm2

    水田

    旱地

    水浇地

    林地

    园地

    其他农用地

    未耕种

    812.55

    1924.09

    2.00

    -

    -

    -

    2768.64

    种植非粮食作物

    89.38

    316.83

    79.08

    -

    485.29

    工程恢复

    1435.26

    435.66

    69.89

    1940.81

    即可恢复

    -

    388.67

    110.54

    50.57

    879.78

    总计/hm2

    931.93

    2240.92

    81.08

    1823.93

    876.0

    120.46

    6074.52

    1. (1) 描述2019年铜仁市万山区“非粮化”耕地地类面积的结构特点。
    2. (2) 分析铜仁市万山区“U”形地貌对未耕种“非粮化”耕地规模影响较大的原因。
    3. (3) 为保障国家耕地资源安全,试从下列两种“非粮化”类型中任选一种,说明该“非粮化”类型对万山区耕地“非粮化”管控整治的影响。

      ①种植结构“非粮化”:描述一定区域内耕地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

      ②农业生产结构“非粮化”:描述一定区域内耕地转变为其他农用地,如园地、林地等

  • 1. (2023高三下·红桥) 图是我国粮食消费结构近年现状及未来预测图。读图回答下题。

    1. (1) 图示信息表明我国未来( )
    2. (2) 针对当前粮食消费的变化趋势,我国应该( )

      ①加强农业科技应用②减少粮食进口③控制人口增长 ④提高种粮积极性

  • 1. (2023高二下·滨海月考) 近年来,我国通过国际贸易利用海外农业市场和资源的步伐显著加快。下图为1949-2018年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进入21世纪我国粮食净出口量出现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
    2. (2) 出于粮食安全考虑,除了提高粮食总产量外,我国还需要( )
  • 1. (2023高二下·静海月考) 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其中,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据此完成问题。

    1. (1) 与贵州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供需盈余的主要原因是( )
    2. (2) 我国粮食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粮食( )
  • 1. (2023高二下·天津市期末) 中部粮食主产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土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0.69%,耕地总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4.06%,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30%以上,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该区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有明显优势。读中部粮食主产区分区图(图1)及各区耕地等别结构图(图2),完成问题。

                        图1                                                            图2

    注:根据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将中国耕地划分为1~15等,1等地质量最好,15等地质量最差。

    1. (1) 图2中耕地质量最优的地区是(  )
    2. (2) 图1和图2反映出四川盆地区和云贵高原区的耕地面积较小,主要原因是(  )
    3. (3) 黄土高原区耕地质量最差,为提高该地区的耕地质量,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