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辽宁月考) 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最重要的两个国家,在全球、特别是亚洲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均将发挥重要作用。受“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及煤炭价格优势影响,中国较日本碳排放总量大,碳排强度高,碳排放可优化潜力较大。下图示意中国、日本1991—2019年碳排放增速折线,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根据上述材料及图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2) 为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我国可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
  • 1. (2024·湖北模拟) 碳储量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碳库(如森林、海洋、土壤等)中存储的碳总量,碳密度则是指单位面积内的碳储量。图示意为额尔齐斯河流域2000~2020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上碳密度及面积占比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00年该地碳储量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2. (2) 与2015年相比,2020年碳储量( )
    3. (3) 该流域耕地碳储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该地( )
  • 1. (2024高二下·永州月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国,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 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排放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的“双碳”目标,实 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确保能源行业的碳中和转型。下图中甲图是2000—2018年黄河流域碳排放 变化趋势图,乙图是黄河流域地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关于2000—2018年黄河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趋势,说法正确的是
    2. (2) 黄河中游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占比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3. (3) 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下列黄河流域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①下游地区侧重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低碳理念

      ②上游地区转移高耗能产业,继续保持低碳优势

      ③中游地区注重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④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

  • 1. (2024·福建)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省某森林公园现已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假定游客一日的活动类型相同。已知各个地点人均碳排放=日人均碳排放总量×游客密度×不同时段游客占比,日人均碳排放总量为各项活动人均排放之和。

          小红拟选择餐饮、运动休闲、购物娱乐、一日游客总量,当日不同时段游客进出量,人口迁移量等指标,使用人口迁移量算游客占比。小红欲研究一天中人均碳排放,他选取了如下指标:各个地点各个活动的日碳排放量数据(数据来自中科院),一天中的公园游客总数,不同时段公园的进出人数,人口迁移量。小红想把人口迁移量作为不同时间段游客占比的指标。

    请指出小红选择不正确的指标,并且你认为还能增加哪些指标?请分别说明理由。

  • 1. (2024·上海) 探究城市行道树

    街景地图是一种实景地图服务,为用户提供城市、街道或其他环境的360°全景图像,用户可以通过该服务获得如临其境的地图浏览体验(如图1)。某研究员利用街景地图分析研究了北美洲36个城市的行道树品种与不同城市的适合程度,提出了行道树对改善城市景观和环境的作用。

    1. (1) 行道树所属植被类型从新奥尔良到芝加哥、再到魁北克的变化,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从纽约到芝加哥、再到林肯,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
    2. (2) 利用街景系统来观察树,可以看出树的哪些属性 ____。(不定项选择)
    3. (3) 探究“叶片叶绿素的多少和叶片的大小,然后测定植物附近干洁空气成分”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道旁树林的 ____功能。(单项选择)
    4. (4) 下列城市群中的行道树可选择树木种类最多的是 ____。(单项选择)
    5. (5) 新奥尔良种植枝叶茂密的行道树种,是为了防止 ____。(单项选择)
    6. (6) 现在洛杉矶正在评估新的行道树,请你补充评估的表格。

      洛杉矶欲拟种某一种行道树,现要对该行道树功能进行多个指标的分析,请你填写两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对应两个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功能标准

      标准一:生态环境

      ①固碳增氧②净化空气③调节气候

      标准二:

      标准三:

  • 1. (2024·湖北) 不同类型食物的碳足迹差异显著。图1示意某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图2示意该市同期消费的食物产生的碳足迹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该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      )
    2. (2) 碳足迹系数为某类食物产生的碳足迹与该类食物的消费量之比。下列食物中碳足迹系数最大的是(      )
    3. (3)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可行的饮食方式有(      )

      ①保证营养需求的同时,将动物源食物消费保持在合理范围

      ②保持动物源食物占比,由水产品消费大幅度转向畜肉消费

      ②减少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增加畜肉消费

      ④增加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减少畜肉消费

  • 1. (2024高三下·盘锦月考) 中国政府承诺通过减排、增汇,在2060年前后实现碳中和。碳强度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图示意1981~2019年我国人口年增长率、人均GDP年增长率、碳强度年增长率以及前三者之和的变化。三者之和是衡量碳排放增长率的综合指标,完成下面小题。

    1. (1) 1981-2019年期间
    2. (2) 2003-2005年我国碳强度年增长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3. (3)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可

      ①倡导低碳消费,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总量

      ②提高植被覆盖率,以降低碳强度年增长率

      ③降低人口年增长率,以提高人均GDP年增长率

      ④推动脱碳与燃料的零碳化,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 1. 勒拿河发源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山区, 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其溶解有机碳与生物、冻土和 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下表反映 1999~2008 年与 2009~2017 年勒拿河溶解有机碳输出量(百万 吨/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5-6 月

    7-10 月

    11 月-次年 4 月

    第一阶段

    1999-2008 年


    2.82


    2.35


    0.51

    第二阶段

    2009-2017 年

    7.36

    1.92

    0.39

    1. (1) 与上游相比,勒拿河下游 ( )
    2. (2) 与勒拿河溶解有机碳输出量季节变化一致的是 ( )
    3. (3) 5~6 月期间,勒拿河溶解有机碳输出量第二阶段较第一阶段显著增加,主要原因是 ( )
  • 1. (2024高二下·揭东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蓝碳指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近年来,随着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减少,象山港海洋水质逐渐改善。象山县利用丰富的蓝碳资源,积极探索蓝碳经济,依托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型海洋养殖产业,提供生态服务和生态产品,实现“不减产的减排”,助力“双碳”达标。2023年2月28日,全国首单蓝碳拍卖,象山县以每吨106元的价位将 2340.1吨蓝碳拍卖成交近25万元。下图示意象山县地理位置及渔业分布。

    1. (1) 分析象山县蓝碳资源丰富的原因。
    2. (2) 从污染源的角度,指出象山港海域水质得到改善当地可能采取的措施。
    3. (3) 说明象山县蓝碳经济发展经验对沿海市县的启示。
  • 1. (2024高二下·揭东期中) 图为“陕西省碳排放量增长趋势类型及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陕西省碳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2) 陕西省碳排放量持续增加的主要推动力是( )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