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三上·北京市开学考) 位于云贵高原的抚仙湖是我国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国家一类饮用水水源地,也是云南省的旅游胜地。某校中学生赴抚仙湖流域进行考察研学。图是抚仙湖流域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任务一调研地理环境

      据调查了解,抚仙湖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多年来,湖泊北部水质普遍较南部差。

      分析抚仙湖流域特征对其北部水体污染的影响。
    2. (2) 任务二探究水环境变化

      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控制氮、磷污染是控制湖泊营养化的关键性问题。下表是抚仙湖1996一2015年的总氮(TN)、总磷(TP)浓度变化情况。

                                                                                                                                                                                                                                                                                                                                                                                                    

      196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6

      2009

      2012

      2015

      TN

      0.17

      0.25

      0.18

      0.21

      0.12

      0.14

      0.25

      0.15

      0.18

      0.18

      0.16

      0.16

      TP

      0.010

      0.010

      0.010

      0.010

      0.010

      0.008

      0.003

      0.009

      0.006

      0.005

      0.005

      0.002

      I类水质

      上限

      TN

      0.20

      TP

      0.010

      从TN或TP数据中选择其一,绘制统计图;以I类水质标准为参照,概括抚仙湖氮或磷浓度变化特征。

    3. (3) 任务三调研流域生态治理

      同学们实地调研,了解到当地政府2017年以来秉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全面推动抚仙湖流域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2022年12月,包括抚仙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在内的“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请为抚仙湖流域水污染治理提出可行性措施。

  • 1. (2023高三上·北京市开学考) 上胜町是日本四国岛德岛县的一个农业小镇,人口不足2千人,老龄化率在52%以上。2003年,上胜町成为日本第一个发布“零垃圾”运动宣言的地方政府,并鼓励和指导居民对垃圾精细分类回收、家庭堆肥、资源化利用等,在2020年实现了上胜町内零废物。图为四国岛地形与河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四国岛( )

      ①北部年均降水量多于南部

      ②沿海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③水系呈放射状,水能丰富

      ④人口城市多集中在中部地区

    2. (2) 上胜町的“零垃圾”运动的意义在于( )

      ①“零垃圾”可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

      ②解决了老龄化地区垃圾外运的困难

      ③减少垃圾焚烧和填埋造成的环境污染

      ④改善环境,吸引更多人口常住小镇

  • 1. (2023高二上·辽宁开学考) 酸雨是一种跨越国境的污染物它可以随同大气转移到1000千米以外甚至更远的地区。挪威矿物能源使用量不大但其南部却是欧洲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读欧洲造成酸雨的主要工业废气排放扩散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挪威南部成为欧洲酸雨最严重地区之一的主要原因(   )

      ①该地矿物能源使用量大,工业排放废气多②该地处于工业废气排放源地的下风向③该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④该地处于工业废气的最大扩散区

    2. (2) 为有效防治酸雨,挪威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1. (2023高三上·包头开学考)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广东清远市许多企业从国外进口价格低廉的废弃电子产品,在家庭作坊中进行拆解、酸碱浸泡、热熔、焚烧得到再生铜。龙塘河沿岸是清远市再生铜生产区之一。下图是清远市境内龙塘河部分采样点河床淤泥中铜含量分布图。

    材料二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清远市政府建立再生铜产业园,引导分散的再生铜家庭作坊进国生产。2017年开始,我国逐步禁止废弃电子产品等固体废弃物的进口。

    材料三我国铜精矿进口量大。近年来,我国铜材消费增幅放缓。

    1. (1) 说出龙塘河干流图示河段从上游至下游河床淤泥中铜含量变化特征,并解释形成原因。
    2. (2) 并指出再生铜家庭作坊在产业园集中生产的好处。
    3. (3) 从产业链角度,简述我国炼铜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 1. (2023高三上·华安开学考) 水华是淡水中藻类大量繁殖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当水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氢、磷等)和合适的水温时,藻类就会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巢湖位于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该湖入湖水系众多,水体环境相对封闭,水体更新周期长,水华多发。下图示意巢湖分区及入湖河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推测巢湖水华最严重区域位于(    )
    2. (2) 相比9月,7、8月巢湖水华较轻,原因可能是7、8月(    )

      ①治理力度加大②高温抑制藻类生长③降水稀释营养物质④排放到巢湖的污水少

  • 1. (2023高三上·萍乡月考) 洱海根据轮廓可分为北、中、南三个湖区。受北岸农业发展和雨季水土流失影响,大量人类生产生活污染物流入湖泊。某研究团队发现,洱海污染物随风成环流运动扩散。在西南风影响下,北部、中部湖区各形成两个环流,南部湖区形成一个环流。读洱海水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在西南风影响下,污染物在①、②区的运动方向分别为( )
    2. (2) 甲、乙、丙、丁四处湖泊水文观测点中( )
    3. (3) 洱海的的水质污染,可能会造成( )

      ①西部藻类生物数量较东部更多    ②短期内湖泊生态功能大幅破坏

      ③南部沉水植物长势较中部更好    ④洱海湖泊水体含氧量逐渐减少

  • 1.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开始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洋垃圾),进口固体废物最大的优点就是成本低,可以获得大量再生资源。2017年4月,中央深改组会议就审议通过了《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1月1日起,我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洋垃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从境外进口“洋垃圾”主要是因为( )
    2. (2) 我国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的原因是( )
  • 1. (2023高二下·辽宁期末) 灰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近年来,一些大中型城市灰霾天气频发,制约并冲击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湖北省五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随季节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湖北省武汉市市区灰霾的物质成分主要来源于( )
    2. (2) 湖北省冬季空气质量较差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
    3. (3) 图示湖北省城市中,全年出现灰霾天气最少的是( )
  • 1. (2023高二下·建设期末) 下图为“2018年2月17日至2月28日无锡市空气质量指数曲线图”(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表示空气质量越好,数值超过100即表示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下表为该期间无锡市天气状况统计资料。阅读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降水能吸附尘埃,净化空气②微风有利于尘埃沉降,净化空气③风力越大,越有利于空气净化④晴天的空气质量比较好

    2. (2) 造成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污染源有( )

      ①汽车尾气②工业废水③地面扬尘④生活用天然气

    3. (3) 无锡市2月17日的中度污染,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影响人体健康状况②交通能见度降低③降水量增加④建筑物易遭受腐蚀

  • 1. (2023高三下·日照模拟)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蒙古M草原位于乌兰巴托以西60km,海拔约1260m,年平均气温0.5℃,年均降水量240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为满足乌兰巴托的粮食需求,该地于1978年被开辟成农田,连续种植小麦和大麦,每季收获后进行翻耕,种植过程中时常施用化肥。1989年农田因土壤退化,产量大幅降低,逐渐被弃耕。为应对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实现粮食自给,蒙古国政府于2008年开始实施第三个垦荒计划。图示意该地区的位置。

    1. (1) 1978年,选择在M草原开垦农田的原因。
    2. (2) 蒙古国实施第三次垦荒计划,选择水草丰美的草原开垦为农田。结合图文资料,论述该计划的实施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