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江西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诗意共远方。

    2023年,江西文旅部门实施艺术创作“四名工程(创作名曲、创排名剧、推出名展、选树名家)”,全年创排47部大戏,推出赣南采荼戏《一个人的长征》、青春版赣剧《红楼梦》等一批精品剧目,用独具江西特色、江西风格、江西气派的文艺作品唱响“风景独好”江西品牌;开展“百馆千万场服务来共享”群众文化活动2万余场,参与群众超3000万人;滕王阁下诵诗词、武功山特种兵高山漫步、篁岭崖山晒秋、景德镇“进货式”旅游等新业态“圈粉无数”。2023年江西新增3 1个国家级品牌,婺源篁岭成功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风景独好”的江西是如何努力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的。

  • 1. (2024·江西模拟) 2024年2月22日,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在福州开幕。活动设有“杭肆云集”文创市集,现场展示和销售台湾民俗技艺、手工艺品和文创产品,让人们感受传统工艺美学的魅力。市民游客还可参观“定格福俗”非遗民俗主题摄影展,赏近百幅民俗摄影作品,从光影里看非遗。做好两岸民俗文化交流有利于( )

    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需要

    ④尊重文化差异,在相互尊重中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江西模拟) 2024年3月1日,《辞海》网络版3.0的商业推广发布会在上海举行。《辞海》网络版3.0增补百科词条和汉语语词共5万条;根据各学科最新发展情况,增补了全学科700条高频词条;对界面进行更新设计,同时引人“智能搜索”和“千人千面”智能推荐,实现用户界面个性化。《辞海》网络版3.0的商业推广有利于( )

    ①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②服务人民大众,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③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文化惠民 ④融通文化资源,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江西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走到田间地头,来到农民身边。围绕当地特色农产品展开研发,推动科研、推广和生产互动联合,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将更多的实用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帮助乡亲们把“金扁担”挑得越来越稳。

    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金凤和她的团队在江苏草莓产区通过逐步推广大棚设施育苗,推行先进育苗技术,有序淘汰“莓农”自留苗,建设抗病丰产优质种苗繁育基地,以“根正苗红”促源头品质提升。同时,将精细精准理念融入草莓种植养护全过程,加快草莓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为草莓贴上独有的“身份标识”。他们根据莓农的需求不断推动草莓品种的多样化,形成品种矩阵,为草莓高质量发展闯出了新路子。在草莓生产过程中,推广应用灭虫灯、生物碳肥、生物菌剂等新型生产资料,促进了当地的草莓率先走上高品质发展之路。

    1. (1)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理,说明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田野上的合理性。
    2. (2)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感悟我国把实用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意义。
  • 1. (2024·永州模拟) 某市调动资源对革命文物进行活化利用,在革命文物周边的公园、绿地、广场等处设置革命主题雕塑,注重革命文物与街区绿地、步行街道、小区广场等活力公共空间相结合,既发挥了公共空间的文体休闲功能,又增强了市民对革命历史的共情。这种做法(    )

    ①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创设全环境育人空间,增强对革命文化的自信

    ③挖掘革命文物的价值,充分实现了其经济效益

    ④丰富革命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张家口模拟) 2024年3月18日,习近平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察,参观了青年毛泽东主题展览,了解了学院发展沿革。习近平说,第一师范学院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好运用好。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 )

    ①能够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提供文化载体

    ②有利于传承革命精神,激励人民攻坚克难、奋勇前进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衡水模拟)  “君且看,今日长安!”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千人齐诵《将进酒》,豪放洒脱,荡气回肠,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山河诗长安》将传统文化虚实结合,诗乐相和,山河璀璨,令人震撼。该节目的成功在于(    )

    ①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发展诗词的基本内涵

    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创作者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对传统文化进行综合创新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邯郸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节体验精彩纷呈】

    重庆铜梁龙舞、湖北汉阳高龙、上海浦东绕龙灯、浙江长兴百叶龙……非遗里的龙元素引人入胜;各地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区推出新潮的玩法、丰富的民俗、个性的文创,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AR互动、灯光秀等,让广州的花市更添科技味与文化味;春节期间,文化公园、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接续上演,全国多地举办“村晚”、戏曲进乡村、新年画活动、图书馆里过大年等群众文化活动;春节假期全国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均创造同档期新的纪录。

    【文旅市场活力满满】

    唱乡音、舞乡情、观民俗、闹新春,在湖北荆楚大地,一场场活力四射、热闹非凡的“村晚”次第开展,人们看节目、逛庙会,感受浓郁的乡村年俗,体验传统文化,共度热闹祥和的欢乐春节。2024年“游购乡村”系列活动人气旺盛,“赏乡村美景、品乡村文化、购乡村好物”成为“新年俗”。

    1.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开展春节文化活动的价值。
    2. (2) 运用创新思维的知识,就甲辰龙年如何让龙元素在文旅市场更好地“活”起来提三点建议。
  • 1. (2024·河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呈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围绕文化建设,2024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1.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代表委员们的建议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
    2. (2) 请你结合代表委员们的建议,写两个正确的推理。
  • 1. (2024·河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发展】

    中华文明历史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诞生的深厚根基和坚实土壤。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诞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屈原、李白、杜甫等诸多思想家和文化巨匠,留存下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其中既有“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思想追求,也有“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施政理念,至今依旧为中华民族提供着丰富的历史滋养,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现代视野接续中华文脉,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辨证取舍、推陈出新”“以古人之规矩,开今人之生面”,坚持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工作导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政治优势,也是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一根红线。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体现了我们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深刻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等一系列关乎文化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原则性、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内在统一的思想体系,涵盖理论武装、舆论宣传、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繁荣发展、网络建设管理、文明交流互鉴等方方面面。

    1.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分析如何推动我国文化发展。
    2. (2) 结合材料,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智慧。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8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