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泸县开学考) 为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11月,文旅部研究制定了《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下称《计划》)。《计划》围绕改善国内旅游消费体验、加强市场综合监管等9个方面共提出30项主要任务。这表明( )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相互依赖

    ③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总是同步
    ④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广安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积极履行公约义务。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中国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保护修复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从践行“两山”理念,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给人民带来更多实惠,到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出台《湿地保护法》,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建设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方案。2022年中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以占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中国湿地保护方案蕴含的哲学智慧。

  • 1. (2024高二下·广安开学考) 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另外亦对港澳台同胞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作出相应规定。这表明( )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②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③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④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安化月考)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跑遍全省11个市,走访25个县,在系统深入的调研中,逐步形成了“千万工程”的整体方案。20年来的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最终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画卷。材料表明( )

    ①反映社会存在的决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

    ③正确认识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④通过实践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信宜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旅游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市场需要更具特色、内涵、吸引力且更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2023年11月,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为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文旅部研究制定了《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下称《计划》)。围绕加强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丰富优质旅游供给、改善旅游消费体验、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支持经营主体转型升级、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旅游市场服务质量、加强市场综合监管、实施“信用十”工程等9个方面共提出30项主要任务。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新时代中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文化底色。

    文明探源照亮前进之路

    五千年历史烟云,中华文明的灿烂和辉煌激发我们不断叩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深刻命题、探寻“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始于2001年的中华文化探源工程,经过长期考古调查和发掘实例,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使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知识,说明文旅部出台《计划》的必要性。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谈谈中华文化探源探寻“何以中国”的时代价值。
  • 1. (2024高二下·信宜开学考)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实施。漫画《全面开展保护》告诉我们( )

    ①适应先进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③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④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变化而不断调整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二下·信宜开学考) 从实施乡村提兴战略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阐述相比较十九大报告发生了很多变化,这是因为( )
    A . 社会意识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B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总是相互依存的 C .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D .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1. (2024高三下·毕节模拟) 今年两会前夕,人民网开展了全国两会调查,吸引了大约615万人次参与。投票结果显示, “依法治国” “就业” “乡村振兴” “医疗” “养老” “教育强国” “国家安全教育”最受网友关注,入选今年全国两会热词。这些热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老百姓关心的社会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两会热词( )

    ①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 ②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③总是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④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禄劝月考)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生产力的跃升(如图)。从哲学意义上看( )

    生产力的理论公式

    在生产力1.0时代,传统的生产力公式表示为:

    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在生产力2.0时代,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各要素相结合,生产力公式表示为:

    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在生产力3.0时代,以新质生产力为具体表现形式的生产力公式可以表示为:

    新质生产力=(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

    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X

    (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优化组合

    ①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是历史发展着的

    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间断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③新质生产力彻底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

    ④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对自身的辩证否定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二下·泸县开学考) 2023年7月26日,福建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决定批准《漳州市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办法》。该法规将与《漳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漳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形成法治合力,打出“水陆空”三位一体治污重拳,为漳州市绿水青山搭建专属“保护伞”。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规范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有利于改善环境保护生态

    ②矛盾具有斗争性,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应与水、大气污染防治统筹部署

    ③量变必然引起质变,三位一体治污重拳必将推动漳州市绿水青山的建设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2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