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昆明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地热能具备资源潜力大、零排放和稳定性好的特点凸显,在当今能源日趋紧缺和人们的环保意识日渐增强的情况下,对地热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愈来愈受国人的青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冬夏两用,能很好地满足人民需求;地热能发电潜力大,能大大缓解部分地区电力紧张问题。勘探开发地热能资源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对改善人民生活、活跃当地经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极为有利。

    勘探表明,我国中深层地热能可采资源量潜力巨大。但中国的地热能资源大部分分布在滇西、藏南等,和经济发达、用电需求较大地区存在地理错位;地热能发电仍处于培育阶段,产业的发展缺少动力;缺乏全国性统一补贴政策,导致新地热能电站建设者望而却步……

    对此,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地热能发展的政策。推进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对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及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绿色转型和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能源支撑。

    1. (1)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相关知识,阐述国家出台支持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的哲学依据。
    2. (2) 结合材料,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推进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
  • 1. (2024·温州模拟) 《共产党宣言》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脚下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该论断主要说明( )

    ①资本主义制度客观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阶级斗争决定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③生产力发展是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决定力量

    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利益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温州模拟) “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一“四千精神”源于改革开放初期浙商的真实探索,它如寒夜明灯,指引着一代又一代浙江企业家,为社会的繁荣兴盛贡献自己的力量。由此可见( )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②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④人的价值只能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 (2024·东阳模拟)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荀子这一观点( )

    ①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②看到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一定程度上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 (2024·东阳模拟)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传统生产力条件下主要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的发展方式,经济增长较为缓慢。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Z省多举措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首批“共享专利”在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助力破解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难”和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细化落实产业支持、税费减免、融资支持等政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用“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的相关知识,阐述为什么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 (2) 运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分析Z省举措的合理性。
  • 1. (2024·宜宾模拟)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回答了为什么教育、教育什么、怎么教育等重大问题,回应了人民群众强烈爱国热情。该法的颁布实施有利于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这表明( )

    ①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立法实践的基础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该法制定意义深远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法律是不断健全的

    ④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发挥上层建筑的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先行实践地,厦门实现了“山、海、产、城、人”相融共生,把高水平生态保护不断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强大动能。厦门的蝶变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可见( )

    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立足厦门实践的原创性理论成果

    ③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④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能够推动社会进步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十堰模拟) 2024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国务院组织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的制度创新成果和宝贵实践经验。这对于保证国务院各部门更好分工合作、协同配合,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保障作用。此次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 )

    ①表明经济基础的变革总是先于上层建筑的变革

    ②充分实证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能推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相适应

    ④是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举措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义乌模拟) 3月29日,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批准、通过多部地方性法规。完成下面小题。
    1. (1) 《台州市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若干规定》将于7月1日起施行。占台州市人口总数近20%的技术工人“以技提薪”将有法可依。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台州市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是基于( )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调整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巩固和完善

      ③调整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

    2. (2) 《浙江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出台,要求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该条例的制定有利于( )

      ①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②厚植家国情怀,坚定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

      ③传承中国革命精神标识,打造共富先行的强大力量

      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

  • 1. (2024·昆明模拟) 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由此可知( )
    A . 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B . 生产关系根本上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C . 生产力是区分不同性质国家的标准 D . 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生产力的进步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