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五上·龙岗期中) 下列四个节日中,正午影子最长的是( )。
    A . 春节 B . 端午节 C . 中秋节
  • 1. (2023五上·龙岗期中) 一年四季,从夏季到冬季,同一地点同一物体的正午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 )。
    A . B . C .
  • 1. (2023五上·龙岗期中) 探究阳光下物体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

    课堂上,小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温州和北京地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的高度,并用手电筒和自制的圭表进行实验,观察影长的四季变化,得到如下数据。

    1. (1) 上图是小瓯自制的圭表,属于“圭”的是(填序号)。
    2. (2) 观察温州地区影长的数据,可以发现四季中影子最长,影子最短。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 (3) 对比温州和北京地区四季影长的变化数据,你的发现是:
    4. (4) 根据上表中温州和北京冬至日正午影长的变化规律,下列3个城市中,冬至日正午影长最短的城市是( ).

    5. (5) 一年四季中,同一时刻太阳的高度不同会影响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而引起不同地区太阳的高度变化的原因是( )。
  • 1. (2024六上·宝安期末) 河南登封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整个观星台相当于一个测量日影的大圭表,在( )正午时分测得长堤上的影子为一年中最短。

    A . 夏至日 B . 冬至日 C . 秋分日
  • 1. (2024六上·福田期末) 刘启在学校的传统文化节中,阅读了很多古诗词,其中有一些诗句比较难懂
    1. (1) 唐代独孤铉《日南长至》诗:“玉历颁新律,凝阴发一阳。轮辉犹惜短,圭影此偏长。”诗句中,提到古代测量正午影子长度的仪器,它是 ____。
    2. (2) 如图三张图片是刘启在6月22日、3月23日、12月22日正午同一时刻观察到太阳照进教室的情景,判读时间,并将日期填在对应照片上。
    3. (3) 唐代元稹《苦雨》诗句“东西生日月,昼夜如转珠”解释有误的是 ____。
    4. (4) 如图灰色区域表示 ;白色区域表示 。(都选填“黑夜”或“白昼”)

    5. (5) 此刻,刘启正在卧室熟睡中,他可能在右图的 地;你正在做期末综合试题,你可能在右图的 地;朵朵刚好放学到回家,准备吃晚饭;她可能在右图的

      地。(都选填“A”“B”或“C”)

  • 1. (2024六上·罗湖期末) 课堂上,科科和同学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温州、北京地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的高度,并用手电筒和自制的圭表进行实验,观察影长的四季变化,得到表1数据。

    1. (1)  图(1)是科科自制的圭表,属于“表”的是(填序号)。
    2. (2) 一年四季中,同一个地区正午时分的影长不同的原因是( )。
    3. (3) 从表1的数据可以知道,一年四季中,影子最长,影子最短,的影子长度适中(选填“春分”、“夏至”、“秋分”或“冬至”)。
    4. (4) 我国在规划城市住宅楼群时,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能照到太阳,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图(2)是冬季的日影,图(3)是夏季的日影,你认为楼间距的设计应参考季的光照情况,你的理由是
  • 1. (2024六上·罗湖期末) 请把实验操作和对应的实验名称、实验现象连起来。

    实验名称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太阳高度模拟实验                  影子长度发生改变

    地球自转模拟实验       导线通电后,指南针发生偏转

    奥斯特实验                        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        

  • 1. (2024六上·龙华期末) 元代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的告成镇设计并建造了一座测景台,即河南登封观星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整个观星台相当于一个测量日影的圭表。高耸的城楼式建筑相当于一根竖在地面的杆子,称为“表”,台下有一个类似长堤的构造,相当于测量长度的尺子,称为“圭”,也叫做量天尺。到了汉时期,学者还采用圭表日影长度确定“二十四节气”,采用圭表测影法定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到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时间段分割为24段(每段15日),每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平均。如图为河南登封观景台实景图。

    1. (1) 一天中日影的长短有规律的变化,这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很大的关系,造成太阳东升西落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2. (2) 龙龙自制了一个圭表模型模拟影长的四季变化(如右图),其中夏至时手电筒应该在( )位置。

    3. (3) 以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划分起点,这是因为冬至正午影子( )。
    4. (4) 一年四季正午影长规律变化,主要是因为地球(自东向西/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自转/公转)。
  • 1. (2024六上·南山期末) 我们在晴天的日子里经常会看到:同一地点,太阳的位置不同,影子也不一样。林巧和同学一起做模拟实验,观察影子的变化。

    1. (1) 林巧用手电筒分别在不同位置照射“小房子”,来模拟日影的四季变化(如图1)。她们观察比较后发现:不同季节的日影长短情况是怎样的?( )
    2. (2) 为了观测一年中不同季节影子的长短变化,我国古人还发明了一种观测工具,它是( )
    3. (3) 林巧查阅地球公转的资料(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4) 林巧模拟北京在不同季节日影的长短,发现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日影最短。这时模拟的是什么季节的影长?( )
    5. (5) 方智发现有些动物的身体特征和习性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下面哪种现象不属于这种情况?( )
  • 1. (2023六上·南山期末) 林巧用手电筒分别在不同位置照射“小房子”,来模拟日影的四季变化(如图)。她们观察比较后发现:不同季节的日影长短情况是怎样的?( )

    A . 夏至影子最长 B . 冬至影子最短 C . 春分、秋分影长居中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