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遵义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战主战场,某省省委始终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了整体联动、协调并进的“系列工程”,实行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压实各级责任。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和完善地方性法规,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组织人大代表参与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执法检查。省政协委员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等重点工作开展调研、资政建言。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基层组织服务能力,为乡村发展振兴注入动力与活力。

    结合材料,阐述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不同主体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彰显的政治制度优势。

  • 1. (2024·江门模拟) 2023年9月16日至1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少数民族代表学习班在昆明举行,来自44个少数民族的116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学习。学习班安排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法治建设行稳致远、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等丰富内容。举办该学习班的意义在于( )

    ①推动新时代人大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②提高少数民族代表的立法和履职能力

    ③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强化少数民族代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使命担当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一下·遵义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开展立法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该草案于2023年6月26日首次亮相,提请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6月28日向社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并征求公众意见。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并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过程中是如何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

  • 1. (2024·湖北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为把政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供了原则依托。

    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逻辑,有助于更好地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整体性规范和系统性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领导人民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引领,能够保证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取向及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民主是什么呢?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意义,否则它就不能存在。因此全部问题在于确定民主的真正意义。”人民当家作主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正意义;协商民主在现实中体现为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多种渠道,社会主义民主协商制度将这些协商渠道固定下来、确立程序、形成规范,大大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样态;在民主与治理深度融合、民主蕴含治理效能的趋势下,有效监督是保障民主权利不被中断、权力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治理高效提质的前提条件,离开完善的监督体系,民主效能无从谈起。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逻辑的理解。

  • 1. (2024·湖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8年2月28日, 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文章《醉春风 ·庆祝人大政协两会同开》。文章中第一次把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合称为两会。
    2023 全国两会

    读懂了两会, 也就读懂了中国奇迹的“密码”。“ 两会时间”是人民群众与国家互动最直接、 最紧密的时刻, 是解决民生难点、纾解社会痛点、聚焦发展重点的“ 高光时刻”。两会展示着 中国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生动形象, 讲述着中国道路、国家治理的精彩故事, 传递着 引领全球经济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有效理念, 两会正成为集中展示中国政治制度的窗口。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以“ 中国两会向世界展示制度优势”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 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讲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 250 字左右。

  • 1. (2024高三下·长春模拟)  2024年3月2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施行40余年的国务院组织法完成首次修改。此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对修订草案进行两次审议。此次修改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重要内容载入该法,进一步健全国务院各项制度,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由此可见( )

    ①全国人大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

    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坚持党中央的统一领导

    ③修改国务院组织法有助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吉林模拟) 2022年7月,根据党中央要求,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表明( )

    ①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行使国家立法权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完善国家法律体系

    ③我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自此有了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④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根本原则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三下·宁波月考) 最高人民检察院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围绕“以高质量检察履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主题视察浙江检察工作。代表们对浙江检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围绕助力乡村振兴、生态环 境保护等提出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

    ①检察机关自觉接受监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②人大代表履行民主监督的国家职能

    ③人大代表采取多种方式听取意见和建议,帮助地方政府推进工作

    ④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 (2024高一下·富阳月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之所以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是因为( )

    ①人大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富阳月考) 2023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69年的光辉历程,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

    ①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②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适合我国国情,保障了公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2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