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邯郸模拟) 某校学生在“人民代表大会”有关内容的学习中,搜集到以下资料。

    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多地开展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深入工贸制造、交通物流等多个企业点位,重点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从业人员安全保障等情况,了解法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推进法律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8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1件,以高质量立法为新时代新征程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增设1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进一步畅通基层和群众参与立法工作“直通车”,灵活运用调研、座谈等方式,充分吸纳民意、汇集民智。

    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群众路线,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我国法律体系,推进良法之治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进科学立法,加强立法备案审查制度建设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浙江模拟) 某市辖区发布通告,要求对涉罪人员近亲属的就业、社保等多项权利进行限制。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备案审查中指出,该通告不符合宪法中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的原则和精神,遂依法予以撤销和纠正。这反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注重立法技术,推进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②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推进合宪性审查

    ③行使监督权,推进和完善宪法的实施 
    ④合理划分职权,保证国家机关协调运转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三台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80年9月,党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明确提出要实行包产到户,这为以后的土地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全国人大以“中国之制”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

    内容

    1986年6月

    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家庭承包责任制。

    2002年8月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出规定,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2018年12月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决定,确立“三权分置”,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的土地。

    2024年3月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提出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整省试点。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全国人大是如何以“中国之制”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的。

  • 1. (2024·泸州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

    新时代全国人大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健全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制度,推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深化拓展。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完善预算全链条审查监督机制,做好预算编制监督、预算执行监督、预算调整审查等环节工作;推动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推动国务院和有关方面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绩效管理和财会监督;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跟踪监督,推动建立健全整改长效机制。

    结合材料和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预算审查监督的依据,并阐述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制度的意义。

  • 1. (2024高三下·德阳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用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

    新时期为改革开放立法护航

    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7部法律,迈出了加强和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大步,标志着新时期国家立法步入正轨。

    新时代人大工作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十八大以来,党加强了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写入法律,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渠道更为畅通。2023年10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对“一府两院”同一主题的三个报告开展专题询问。截至2024年2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300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臻完善。

    在新的奋斗征程上,将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的。

  • 1. (2024·邢台模拟) 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共5章40条,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规定,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行使决定权,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②行使立法权,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③行使监督权,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集中民智,反映民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保定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29日,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的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的立法征询会,现场气氛热烈。“希望在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中对文物修缮工作有所体现。”“应明确加大对文物破坏行为的追责力度。”…立法征询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参与者畅所欲言、建言献策。为提高立法质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4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立法联系,点6500多个,进一步畅通基层和群众参与立法工作“直通车”;邀请人大代表参加立法调研和审议,重要法律草案印送全体代表征求意见,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研究吸纳并及时沟通反馈,共同研究解决立法中的重要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提高立法质量的。

  • 1. (2024·桂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了解,2024年的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坚持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代表提出的议案努力反映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有关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议案81件,占法律案的27.7%。二是紧扣全国人大常委会重点任务提出议案。177件议案涉及的立法项目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86件议案涉及的立法项目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立法计划。三是厚植提出议案的民意基础。代表灵活运用专题调研、视察、座谈、走访等方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四是提高议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代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认真酝酿讨论、修改完善议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2024年的全国人大代表议案特点是如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势的。

  • 1. (2024高一下·罗山期中) 2023年10月2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就国务院关于打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环境资源审判作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围绕同一主题,对“一府两院”三个报告同时开展专题询问。这体现了(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行使质询权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③我国国家机关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④“一府两院”在全国人大统一领导下行使各自职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罗山期中) 2023年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了种子法、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报告,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二)的决定。在这一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 )
    A . 表决权 B . 决定权 C . 立法权 D . 审议权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