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运城开学考) 比拉大沙丘长3000米,宽500米,高114米,是欧洲最大的海岸沙丘。该沙丘是在距海岸线约1千米的沙洲影响下形成的。落潮时,海风将沙洲沙子吹上海岸,沙子逐渐堆积,每年大致以5米的速度向内陆移动。下图示意比拉大沙丘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海岸沙丘的主要成因是( )
    2. (2) 根据比拉大沙丘的发展趋势,判读该地盛行风向是( )
  • 1. (2024高一下·青冈开学考) 俄博梁分布着大面积的雅丹地貌,因为气候极为干旱而被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令人称奇的是,在这个年降水量不足20毫米的干旱之地,摄影师竟然意外地拍摄到了壮观的雨幡彩虹景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图中地貌的作用是(   )
    2. (2) 关于雅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②地貌走向与风向垂直

      ③区域内地表物质较松散    ④地貌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

  • 1. (2024高三下·如皋月考) 卢特沙漠是伊朗最著名的沙漠,部分区域存在流动沙丘,沙丘沙粒较细,会威胁经过流沙地的道路。借鉴中国风沙防治经验,伊朗提出建立公路综合治沙体系(如图),在防风固沙带建立前,先向流动沙丘表面喷洒碳氢化合物胶体(炼油厂的副产品)固定沙丘。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 (1) 路基两侧防风固沙带宽度差异主要取决于( )
    2. (2) 与我国相比,伊朗采取该固沙措施主要得益于( )
  • 1. (2024高一下·德保开学考)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 (1) 图中P等值线的数值为( )
    2. (2) 图示局部地貌可能是( )
  • 1. (2024高三下·扬州月考) 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2.4公里。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的力气。下图为鸟取沙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
    2. (2) 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最有可能是指 ( )
  • 1. (2024高三上·六安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暑假,某中学学生前往太白山进行地理研学实践活动,在秦岭北麓的霸王河(渭河南岸支流)西岸,观察到一处包含修建有窑洞的黄土沉积地貌景观(如下图)。经实地观察并查阅相关资料,他们了解到窑洞是黄河中上游极具地域特色的住宅形式,多见于黄土高原地区。近年来窑洞民宿旅游发展迅速,为黄土高原地区的居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1. (1) 请从黄土特性、气候条件、建筑材料等方面,分析黄土高原适合修建窑洞的原因。
    2. (2) 分析窑洞民宿旅游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 1. (2024高一上·邢台期末) 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 (1) 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图(填字母)。
    2. (2) 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据此,你认为他绘制的应是图(填字母),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3. (3) 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应该数我最辛苦了。”学生丙绘制的图应该是图、图(填字母),它们的地貌名称分别是分别由(外力作用)形成。
    4. (4) 在E图中,当地盛行风向从吹向(填左或右)
    5. (5) 学生丁绘制的是河流入海口的景观,应是(填字母)图。
  • 1. (2024高一下·临沂开学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质时期柴达木盆地为巨大湖泊,在地壳抬升和气候干旱化的双重作用下,古湖面积萎缩,形成群山环抱的封闭性断陷盆地。强劲的西北风从阿尔金山的低洼区穿入,不断剥蚀出露的古湖沉积地层,形成规模巨大,与主导风向一致的雅丹地貌。该地区气候曾向暖湿转变,盆地中西部的鸭湖地区形成了我国唯一的水上雅丹景观。现在,鸭湖水位上升,面积扩大,水体的作用正导致水上雅丹景观的消失。(下图左:鸭湖所在地区示意图;右:水上雅丹风景图)

    1. (1) 分析柴达木盆有利于雅丹地貌发展的物质和气候条件。
    2. (2) 简述鸭湖地区水上雅丹地貌形成的过程。
    3. (3) 推测水体的作用对水上雅丹景观消失的影响。
  • 1. (2024高一下·开远开学考) 福建平潭岛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虽与村庄近在咫尺,但沙丘却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沙丘上长有稀疏的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达六、七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 )
    2. (2) 形成该沙丘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
  • 1. (2024高一上·南昌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典型地貌的等高线略图,该地貌具有移动性。

    1. (1) 推测形成该地貌的盛行风及地貌移动方向。
    2. (2) 判断该地貌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并指出A地所受的主要外力作用。
    3. (3) 若该地气候趋于湿润,指出该地貌移动速度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