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西昌开学考)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明显,推动共同富裕不能急功近利。为促进共同富裕,应( )

    ①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②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生产要素收入

    ③完善初次分配,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取缔高收入

    ④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和循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西昌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辽阔征程上,天津“动”起来。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天津诞生了飞鸽自行车、海鸥手表等100多个制造业“全国第一”。“十四五”期间,天津深入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高标准建设一批产业重点承接平台和项目、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建设进展顺利,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行动:紧紧围绕“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打造世界级港口城市,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取得重大进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天津力量。

    材料二 五年来,天津市每年把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用于民生领域,连年精心组织实施20项民心工程,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实施稳就业扶持政策,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10万人,帮助20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待遇水平以及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标准稳步提高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万张,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达到1357个、“老人家食堂”达到1701家。推出24条居民增收措施,促进群众收入协调增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海河之滨的暖心故事,还在续写。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说明天津市是如何稳中求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说明天津市续写海河之滨暖心故事的举措对改善民生的意义。
  • 1. (2024高一下·长沙月考) .2023 年 12月 19 日至20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湖南在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后,乘势而上,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湖南省下列推进村民致富、 乡村振兴的措施, 传导合理的是( )

    ①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落实帮扶措施→筑牢防返贫底线

    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③推进粮食生产补贴→提升种粮效益→确保粮食可以产得出、卖得好

    ④建设和美乡村→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长沙月考) 实现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人类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无论是中国古代关于“小康”“大同”的理想还是西方关于“乌托邦”的追求,均体现出对共同富裕的憧憬和向往。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前提和基础。同时需要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要想实现共同富裕,理顺分配关系尤为重要而且急迫,要发挥多层次分配协调配套制度体系的作用,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政府要积极发挥作用,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同时建立社会自愿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机制。

    党的二十大把实现共同富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

    1. (1)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的知识,说明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 (2) 请你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有我! ”为主题,为广大青年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放飞人生梦想、书写人生华章提两条建议。
  • 1. (2024高一下·长沙月考) 50岁的丁某目前是某私营企业高级焊工,虽然技艺早己炉火纯青,但面对眼前每一个焊件,他的神情始终专注认真,岗位贡献突出,年收入颇丰。从材料可知( )

    ①丁某的收入方式是按劳分配 ②工匠精神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③丁某获取的收入是劳动性收入 ④劳动者应大力弘扬劳动精神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探索建立兼顾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的土地增值收益有效调节机制。这有助于(   )
    A . 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结构 B . 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C . 鼓励农民通过创造性劳动致富 D . 健全再分配的调节机制
  • 1. (2024高一下·绵阳开学考)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 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实行按劳分配(    )

    ①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③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④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促进经济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泸县开学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以下可以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是(   )
    A . 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保障转出人合法权益 B . 深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让市场决定利率 C .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优化我国的税制结构 D . 严格落实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 1. (2024高一下·泸县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在《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作出部署: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进一步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好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构建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依法引导和规范资本健康发展,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如何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推进共同富裕。

  • 1. (2024高二下·丰城开学考)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为了更好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需要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下列说法符合上述制度要求的是(   )
    A . 在初次分配阶段按照“谁投入、谁贡献、谁受益”原则,重点关注公共利益和相对弱势群体 B . 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阶段要坚持推动数据要素收益向数据价值和使用价值创造者合理倾斜 C . 建立健全数据要素登记及披露机制,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打破“数据垄断”,促进公平竞争 D . 健全数据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调节作用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5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