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浙江模拟) 下表为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部分财务指标(来源:国家统计局)。

    分组

    营业收入

    利润总额

    金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金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总计

    1334390.8

    1.1

    76858.3

    -2.3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367083.9

    0.8

    22623.1

    -3.4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72257.0

    -2.3

    17975.1

    -6.7

    私营企业

    488441.6

    0.6

    23437.6

    2.0

    注: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据此我们可以推知( )

    ①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地位显著,竞争力增强

    ②我国经济虽面临挑战,但总体运行态势较好

    ③我国助企暖企政策发力为各类企业纾困解难

    ④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压力较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自贡模拟) 农业社会化是指农业由孤立的、封闭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开放型的生产方式的过程。我国现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04.1万个,服务面积近18.7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超过8900万户。2023年实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利于( )

    ①变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民增收

    ②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③助力农业节本增效,提高农业供给保障能力

    ④加大土地承包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南充模拟) 下图是2024年一季度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下列对其分析合理的是( )

    注:2024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

    ①消费对象多元化,人均消费支出增长

    ②食品支出比重较大,恩格尔系数上升

    ③消费类型丰富,多样化消费特点明显

    ④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消费结构更优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南充模拟) 马克思指出:“投在商品中的劳动是否被计入,就要看他是不是投在对于他们有用的形态上。惟劳动是否对于他人有用,其生产物是否可以满足他人的欲望,又只有通过交换的手段来证实。每个商品所有者都只有为那些有使用价值可以满足本人欲望的他种商品,换取自己的商品。”这段话表明( )

    ①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②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原则

    ③价值大小取决于对他人是否有用

    ④使用价值不同是商品交换的前提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邢台模拟) 西墙峪村是远近闻名的抗日堡垒村,曾是山东纵队指挥机关、鲁中军区司令部所在地。该村立足红色优势,实施“红色记忆”工程,建设了红色记忆馆,打造以研学为主的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记忆馆开馆不到一年就接待了学员、游客6万余人次。该村的旅游环境有了起色后,又引入了专业旅游公司进行运营,借助市场手段扩大影响

    “借助公司这个平台,我们可以把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像小米、蜂蜜、鸡蛋等,做成伴手礼销售出去,会比自己卖收入高一些。”该村村民王某介绍,过去西墙峪村的村民大多靠种植生姜、芋头等农作物为生,“现在已经有30多名群众到这个公司去打工,平均工资在3500元”。

    为走好“红十绿”发展路线,该村建设亲水平台、木栈道、景观水面水坝,盘活闲置宅基地。据了解,西墙峪村目前已发展农家乐8家、精品民宿12套、旅游商品经营平台1处。2022年西墙峪村实现村集体收入3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

    有人认为,西墙峪村成功的原因在于其拥有红色资源。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 1. (2024·衡水模拟)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下列传导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是( )

    ①推进国企战略重组→实现规模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②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共同富裕

    ③政府实施科学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抑制通货膨胀发生

    ④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A . ③④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①②
  • 1. (2024·邯郸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间,京津冀坚持打造对外开放高地,区域外贸总值增长34.4%。

    材料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来,民营企业进出口值从2014年的5084.9亿元增至2023年的1.11万亿元,大幅增长118.6%;京津冀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值从2014年的2万亿元增至2023年的2.52万亿元,对东盟进出口值从2435.4亿元增至4218.2亿元;出口总值从9253.6亿元增至1.31万亿元,其中汽车出口增长迅速,2023年出口601亿元,增长3.6倍;进口总值从2.82万亿元增至3.72万亿元。

    材料二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京津冀三地启动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简化此前烦琐的进出口异地报关手续,打通货畅其流“最后一公里”。十年来,京津冀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水平持续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动能领域产品出口增长强劲。十年来,京津冀区域综合保税区数量由2014年的2个增至11个,实现外贸进出口4513.3亿元,占全国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的7.1%,占比提升4.1个百分点,对外开放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1. (1) 结合材料一,概括京津冀区域外贸的特点。
    2. (2)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京津冀的发展实践对我国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启示。
  • 1. (2024·邯郸模拟) 目前,全国共有中小银行3912家,主要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几类。从全国范围看,中小银行经营稳健,其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整个银行业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的比例是38%和44%;但也要看到,少部分中小银行脱离主业、盲目求快求全,极易产生风险。可见,我国中小银行( )

    ①是服务小微企业、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金融力量

    ②必须构建金融监管体系,稳妥防控重点领域风险

    ③应该开展差异化经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④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增强,落实财政政策质效提高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河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下数据为2023年央企“成绩单”。

    ➢资产总额达到86.6万亿元,同比增长6.4%。

    ➢全年完成投资总额超过6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5万亿元,其中主业投资占比超过95%,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超过30%。

    ➢研发经费投入1.1万亿元,连续两年突破万亿元。

    材料二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高质量开展国际业务,成为中央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典范。

    随着公司“走出去”步伐的持续加快,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电力装备走向了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并获得众多国际客户认可。截至2023年10月,公司开展的国际业务累计带动260亿元,中国电力装备、技术、服务、品牌、标准协同“走出去”。公司累计主导发起编制国际标准203项,并在国际上率先建立完整的特高压交直流、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在境外应用中国标准606项。此外,公司还充分利用大型国际会议、双多边合作机制等平台,积极参加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国际大电网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举办的重要活动,主动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分享最新技术创新成果和发展经验,在高质量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讲好国网故事。

    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2. (2) 结合材料二,分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给其他国有企业发展的启示。
  • 1. (2024·江门模拟) 近年来,山东省某市着眼破解非公企业党建难题,探索创建“红色引擎”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工作深度嵌入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实现组织建设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这有利于( )

    ①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②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③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        
    ④强化党对非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功能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