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浙江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浙江作为经济大省勇挑大梁,正在见行见效,在高质量发展中打开“稳进立 ”新局面。

    ◇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批准《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于 5 月 1 日起施 行,杭州成为智能网联车辆上路的标杆城市。

    ◇温州的中国数安港集聚了 180 多家数据相关企业,数据产品交易额两年来已达 3.7 亿元。这得 益于温州市通过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开放公共数据,加快数据交易流程。

    ◇绍兴传统领带生产企业,利用工厂化养蚕这一专利技术,去年产值增长 70%,顺利打通上下游 产业链,数码印染占比大幅度提升,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 ”知识,说明浙江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
    2. (2)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社会各方如何各司其职助力浙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 1. (2024高三下·浙江月考)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今年五一习近平总书记激励我国亿万劳动者要诚实劳动、拼搏奉献、勇于创造。这是因为( )

    ①勤劳才能致富、勤劳就能致富 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③劳动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表现 ④劳动创造推动了人类进步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三下·浙江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主动对标、积极吸纳高标准国际经贸 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我国扩大制度型开放是基于( )

    ①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开放的需要

    ②对标发达国家完善的制度和规则的需要

    ③在制度型开放中发挥自身制度优势的需要

    ④国家治理依赖于稳定的制度体系和执行能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三下·浙江月考) 2024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要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加大种源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上述举措旨在( )
    A . 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 B .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提高农业竞争力 C . 提高农业科技供给质量,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D . 创新农业基本经营模式,推动农产品结构优化
  • 1. (2024高三下·浙江月考) 2019-2023 年我国三大需求对 GDP 增长的页献率

    2019 年

    2021 年

    2022 年

    2023 年

    GDP 增长率(%)

    6.1

    8.1

    3.0

    5.3%

    内需

    最终消费(%)

    57.8

    65.4

    32.8

    82.5

    资本形成(投资)(%)

    31.2

    13.8

    50.1

    28.9

    外需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11.0

    20.8

    17.1

    -11.4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疫情严重的 2020 年不计入)

    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我国( )

    ①经济发展逐步更多依托国内市场   ②投资对经济发展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③需要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相结合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湖北) 2023年,中国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中国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他们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过去10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主要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这表明(    )

    ①风电和光伏发电相比水电和火电更具有成本优势

    ②中国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③发展中国家已广泛普及可再生能源发电产品和技术

    ④中国对全球绿色发展的贡献得益于科技和工业实力的增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湖北) 下表反映了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来源结构情况。

    统计指标

    收入主体

    人均可支配收入

    按收入来源分

    工资性收入

    经营净收入

    财产净收入

    转移净收入

    收入绝对量(元)

    城镇居民

    51821

    31321

    5903

    5392

    9205

    农村居民

    21691

    9163

    7431

    540

    4557

    收入较上年名义增速

    城镇居民

    5.1%

    5.9%

    5.7%

    2.9%

    3.6%

    农村居民

    7.7%

    8.4%

    6.6%

    6.0%

    8.4%

    据此可以推断出(    )

    ①经营净收入是农村居民最大的收入来源   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较上年有所上升

    ③经济回升向好,农民外出务工形势好转   ④与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的财产净收入占比更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湖北)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中国1978~202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指数)。

    注:GDP指数上年为100,因此当年大于100表示相比上年是正增长,小于100表示相比上年是负增长。GDP指数减去100即得到经济增长率。例如,GDP指数108代表经济增长率为8%。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材料二  进入新时代,在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基础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54万亿元跃升到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于前列。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货物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均居世界前列。2013年至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底气和活力。

    1. (1) 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 (2) 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充满底气和活力的原因。
    3. (3) 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请你为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写一段推介语。(要求:观点明确,语言表达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不超过150字。)
  • 1. (2024·辽宁) 2024年是中国加入《专利合作条约》30周年。截至目前,中国已成为提交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获得的专利可在全体缔约国中寻求专利保护。中国还同80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推动企业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这体现出中国(    )

    ①促进了专利保护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步完善

    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扩大中外合作创造了机遇

    ③借助《专利合作条约》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④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强国和全球科技创新引领者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辽宁) 下表显示了中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3》)。

    1992-2022年中国城镇化率和第一产业部分经济指标

    年份(年)

    城镇化率(%)

    第一产业占三次产业总量比重

    第一产业GDP(亿元)

    就业占比(%)

    GDP占比(%)

    1992

    27.5

    58.5

    21.3

    5800.3

    2002

    39.1

    50.0

    13.3

    16190.2

    2012

    53.1

    33.5

    9.1

    49084.6

    2022

    65.2

    24.1

    7.3

    88345.1

    (注:三次产业为第一、二、三产业总称)

    结合表中信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城镇化为第二、三产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

    ②城镇化水平与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率负相关

    ③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伴随着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

    ④城镇化水平决定了三次产业间产值差距的大小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