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五下·襄城期末) 根据每天正午时刻表在圭尺上的影长,人们就可以准确确定( )。
    A . 某天归属于哪个节气 B . 某天的气温是多少 C . 某天是星期几
  • 1. (2024三下·汶上月考)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 。
    A . 西→东;长→短→长 B . 东→西;长→短→长 C . 东→西;短→长→短,
  • 1. (2024三下·汶上月考) 嘉祥县某小学的同学为了研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在操场上竖直插了一根竿子,阳光下的竿子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他们记下了影子的长度,并且每隔30分钟去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所得数据见下表:

    测量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影子长度(厘米)

    115

    90

    67

    47

    30

    15

    30

    47

    67

    1. (1) 根据上表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一天中的开始测量的,结束测量的。其中,第1-6次测量为,第6-10次测量为。(填“上午”“中午”或“下午”)
    2. (2) 根据上表我们能推测出,第次测量最接近中午,请说说你推测的理由:
    3. (3)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推测出,如果继续进行第10次、第11次测量,这时影子的长度大约为厘米和厘米。
    4. (4) 根据上表的数据,总结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

      从到到晚: -----------

    5. (5) 除了长度,阳光下一天之中影子的方向也在发生变化,上午影子在边,下午影子在边,与太阳的方向
  • 1. (2024三上·垦利期末) 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 )最短。
    A . 早晨 B . 中午 C . 傍晚
  • 1. (2023六下·玉环期末) 右下图是小明在一天中的三个时间点对同一棵树影子的观察,按照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排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③②① D . ②③①
  • 1. (2023三下·拱墅期末) 同一时间,太阳光下不同地点的同种物体的影子长短( )。
    A . 可能相同 B . 一定相同 C . 一定不同
  • 1. (2023三下·拱墅期末) 课堂上我们模仿古人,制作了一个简易日晷。小科每隔1小时测量1次短杆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并记录在下表中,共测8次。请你结合相关知识和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日晷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的仪器。
    2. (2) 请你推测:小科是(填“上午”“中午”或“下午”)结束测量的。若第9次也成功测量了影子长度,影长大约为(填“20”“25”或“30”)厘米。
    3. (3) 从表格中可以知道,第1次到第5次测量的这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的长度在逐渐变(填“长”或“短”)。影子除了长度会发生变化,影子的方向也会变化,影子的方向与太阳方向(填“相同”或“相反”)。
    4. (4) 请你结合相关知识,回答这个问题:一个人在一盏路灯下走过时,人在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

  • 1. (2023三下·杭州期末) 小军制作了简易日晷,用来探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每隔30分钟进行一次测量,结果如下:

    1. (1) 分析数据,3号的影子长度最短,此时应该是( )。
    2. (2) 如果继续测量,推测第9次影子长度大约为厘米。
    3. (3) 通过观测发现,下午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变化规律是( )。
    4. (4) 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柱状图。

  • 1. (2023六上·南山期末) 为了观测一年中不同季节影子的长短变化,我国古人还发明了一种观测工具,它是( )
    A . 日晷 B . 圭表 C . 地动仪
  • 1. (2023六上·滨城期末) 某同学在今天正午12时测量旗杆影子的长度为316厘米,那么明天上午再去测量此旗杆影子长度可能的是( )。
    A . 330 厘米 B . 316 厘米 C . 306 厘米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