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衡水模拟)  2023年10月14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拉开帷幕。在这场以爱国主义和青春奋斗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上,全国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轮番上台,分享青年楷模、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讲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满“烟火气”“幸福感”的青春故事。本活动旨在( )

    ①引导青年锤炼过硬本领,用奋斗承担青春使命之责

    ②强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开创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

    ③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规范青年的日常责任义务

    ④用好大思政课共享平台,以精品资源打造青春课堂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河东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同比增长5.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1%: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2%……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成绩单。

    2023年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壮大。着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国内大循环曙点卡点,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同时,积极拓展国际经贸合作,加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国际市场份额保持总体稳定。消费引擎作用凸现,内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11.4%,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和乡村治理水平。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同更多国家商签自贸协定、投资保护协定。继续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畅通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致力于实现世界的互联互通和联动发展,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10年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4万列,运送货物731万标准箱,谱写了丝路新传奇;已经连续举办六届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更是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材料三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今天的中国,以自己的奋斗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以自己的贡献前所未有地影响着世界。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彰显负责任、讲道义、有担当的大国形象。

    1. (1) 依据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概括中国经济能够交出这份成绩单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国的发展如何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活力。 
    3. (3) 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的理由。 
  • 1. (2024·西城模拟) .中国经济何以“磁力”不减?陕西杨凌的小麦种子怎样翻山越岭,在哈萨克斯坦落地生根?巴西铁矿石如何在中国炼出“绿色”钢铁?“中国建造”为什么能又快又好?在多语种系列短视频《在中国寻找答案》(第三季)中,来自9个国家的主持人与融入中国工作生活的国际“打工人”一起踏上“在中国寻找答案”的旅程。假如主持人带着以上疑问继续寻找答案,适宜提出的问题是( )

    ①为什么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②为什么说新时代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什么智慧和方案

    ④中国是如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前行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浙江模拟) 习近平主席在二。二三年新年贺词中寄语广大青年, 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 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绽放绚丽之花”需要广大青年( )

    ①发挥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用,做实现中国梦的建设者

    ②接续奋斗、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③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④明确“ 四个自信”和“十四个坚持”起四梁八柱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浙江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 年 11 月,李克强在第二十五次中国— 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国际地区形势 深刻复杂演变,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疫情冲击犹存,经济复苏低迷,冷战思维回潮,多边治理 失序,全球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平稳定的环境是发展的前提,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是各国共 同而紧迫的任务。中方愿与各方一道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践行多边主义,推动落实全球 安全倡议, 共同守护世界和平安宁。中方呼吁各方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 通,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 以团结协作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包容可持续发展。

    1.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的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 说明李克强讲话所体现的我国外交的价值取向。
    2. (2)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必将行稳致远。 ”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 1. (2024·浙江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3 年立法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是把“ 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写入其中,为更好制定反映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权益的法律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材料二:截至 2023 年 2 月底,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提交的所有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成, 化作促发展、 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举措。在第十四届全国两会中, 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代表比例  继续提升,全国政协 34 个界别中新设“环境资源界” ,代表委员的代表性得到强化,劳动权益保障、

    有效鼓励生育、优化养老服务等提案议案也更务实、接地气。

    材料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该方案作出 13 个方面的重大部署,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包括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这一亮点是如何体现中国梦的本质的。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两会是如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 1. (2024·绍兴模拟)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从浙江杭州亚运公共体育场馆假期不打烊,到天津积极培养基层和乡村社会体育指导员;从新疆阿勒泰风光旖旎的滑雪场,到福建福州充满科技感的空中森林步道,体育强国建设让人们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由此可知,中国梦( )
    A . 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B .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C . 汇聚起中华民族的奋斗合力 D . 圆了每个中华儿女的梦
  • 1. (2024·绍兴模拟)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支柱,既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又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从中可以看出,习近平文化思想( )

    ①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生命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③全景展示了党中央对治国理政理念的理论思考

    ④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同心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嘉兴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1999年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2003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随后的20多年间,从神六到神十七,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太空短期停留到长期驻留……中国在实现“航天梦”的道路上不断攀越新高度。

    材料二 伟大事业锻造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意识,坚定奋斗在一线,忘我牺牲奉献,以“革命加拼命”的战斗姿态,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在短短30余年时间里获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航天事业从追赶到并行再到超越国际水平的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 

    运用《哲学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为何能在实现“航天梦”的道路上不断攀越新高度。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知识,分析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是如何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的。
    3. (3) 谈谈我国发展航天事业、不懈追求航天梦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 1. (2024·杭州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A社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把解决问题作为关键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诉求,积极探索“民呼我为”具体实践,为“幸福养老·浙里更好”发展蓝图增色添彩。为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A社区积极倡导“家文化”。为社区居民营造“家”的氛围,专门划定“亲情·孝道”车位解决探望老人的子女停车难问题;把医疗资源延伸到老人“床边”,解决了老人看病难、护理难问题。把调查研究所形成的工作思路转化成了社区治理的实效。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相关知识,说明A社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理由。
    2. (2)  分析A社区“家文化”的打造是怎样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3. (3) 说明A社区的做法是如何体现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的。(答两项)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4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