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长春开学考) 图1为“地震波与地球圈层关系图”,图2为“地理模式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1中两个不连续面A为,B为
    2. (2) 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曲线③代表的界面对应图1中的(不连续面字母)。
    3. (3) 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
    4. (4) 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代,当时动物盛行。
    5. (5) 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 1. (2024高一下·苍南开学考)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中C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2) 关于图中B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1. (2024高一下·苍南开学考)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8月14日16时20分在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北纬33.14度,东经92.85度)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2. (2) 为减少破坏性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人们准备应急救援包时,下列物品必备的是( )
  • 1. (2024高一下·苍南开学考) “一滴水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化为天上的白云,再到漫天的大雪,使地面银装素裹,融化后渗入地下,被植物的根系吸收。”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材料描述的现象体现了  ▲  的变化( )
    2. (2) 图示圈层①②③④依次为( )
  • 1. (2024高一下·苍南开学考) 下图为两个不同地理事物及其界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若界面代表莫霍面,则甲( )
    2. (2) 若界面代表古登堡面,则( )
    3. (3) 若图中界面代表太阳大气层分界面,且由甲至乙代表由外至内,则( )
  • 1. (2024高一下·苍南开学考) 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175.38°W,20.57°S)发生猛烈喷发(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受火山喷发活动影响较小的地球圈层是( )
    2. (2) 本次火山喷发影响到的圈层有( )

      ①大气圈        ②水圈        ③生物圈        ④岩石圈

  • 1. (2024高一下·苍南开学考) 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下图为此次地震部分地区烈度分布图。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烈度越高,破坏越强。完成下面小题。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 地壳 B . 上地幔 C . 下地幔 D . 软流层
  • 1. (2024高一下·青铜峡开学考) 下图为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土壤是自然地理圈层互相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图中①属于圈,②属于圈,③属于圈,④属于圈,⑤属于圈。
    2. (2) 影响⑤形成的因素有气候、时间、地貌、
    3. (3) 土壤不仅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例如,黄土高原土地资源过度开垦,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也是造成地区洪涝、风沙。
    4. (4) 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以改变地表状况最为突出。人类活动既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也可能引起土壤退化,如出现

      等。

  • 1. (2024高一下·青铜峡开学考) 下图中的数字1~5对应的自然灾害分别是( )。

    A . 洪涝、地震、旱灾、风暴潮、滑坡 B . 风暴潮、旱灾、地震、洪涝、台风 C . 地震、滑坡、洪涝、台风、旱灾 D . 旱灾、洪涝、风暴潮、地震、滑坡
  • 1. (2024高一下·青铜峡开学考) 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有( )

    ①泥石流        ②海啸        ③滑坡        ④赤潮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④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2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