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五上·金华期末) 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路程就越长。        (   )
  • 1. (2022四上·龙泉期末)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1. (1) 橡皮筋从车轴上滑落后,小车的状态是( )。
    2. (2) 能让小车行驶更远的方法是( )。
    3. (3) 随着缠绕在车轴上的橡皮筋圈数增加,橡皮筋中积聚的能量( )。
    4. (4) 小科选择了三根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橡皮筋,在车轴上都绕10圈,发现( )厘米的橡皮筋会让小车行驶得近一些。
    5. (5) 将上题中小车的橡皮筋缠绕圈数再增加20倍,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6. (6) 小车打滑的现象可以通过(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解决。
  • 1. 橡皮筋小车是利用橡皮筋的( )作为动力驱动小车的。

    A . 重力 B . 反冲力 C . 弹力
  • 1. 小智和小慧在班上举行了一场“动力小车大竞赛”。

    1. (1) A小车在比赛中由于速度太慢而落后了,改进的方法可以是( )。
    2. (2) B小车的动力与以下哪种动力类似?( )
    3. (3) 在各项条件相同的情况下,C小车用了两股橡皮筋,D小车用了一股橡皮筋,请你推断:这两辆车的比拼中,小车胜出的可能性更大。
    4. (4) 从小车行驶距离的角度评分,小车胜出的可能性更大。
    5. (5) 小车的行驶需要在具有一定高度的桌面上。
    6. (6) 小车在行驶的过程更容易受风力影响而变向。
    7. (7) 小车的动力源是最不环保的,会产生有害垃圾。
  • 1. (2022四下·乐清期末) 乐乐在学习了《运动和力》单元后,利用垫圈、细绳、滑轮、托盘(不考虑托盘质量)等材料自制了一辆动力小车,如图所示。

    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力来自垫圈的,这个力的方向是
    2. (2) 实验时,乐乐在托盘中放入1个垫圈时,发现小车不运动,是因为小车受到的拉力(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下同)受到的摩擦力。当一个一个增加垫圈到第5个时,小车刚好运动起来,此刻,小车受到的拉力受到的摩擦力。
    3. (3) 乐乐想让小车运动速度加快,下列做法中,可行的是( )。
    4. (4) 乐乐想知道1个垫圈到底有多重,他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5. (5) 由于垫圈的质量很轻,用弹簧测力计无法直接测出1个垫圈的重力。怎样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1个垫圈的重力?请写出一种方法:
    6. (6) 老师提出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于是乐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小车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1. (2021四上·江干期末) 某科学小组开展了利用橡皮筋驱动小车的实验,见下图。

    1. (1) 使小车运动的力来自橡皮筋,拉长的橡皮筋具有释放后可以产生
    2. (2) 如果将橡皮筋缠绕圈数增加几十倍,那么小车会怎样?( )
    3. (3) 小车制作好后,其他小组对他们的小车进行了评价,下列不能作为小车评价标准的是( )。
    4. (4) 真正的赛车时速要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平稳、安全。下列有关赛车的设计,分析错误的是( ) 。
  • 1. (2022四上·吴兴期末) 运动和力。

    在学校科技节——“动力小车挑战赛”上,小科同学和小牛同学设计制作了两辆小车,请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1. (1) 小科的车是用()做动力的小车,小牛的车是用()做动力的小车。

      A.弹力

      B.重力

      C.反冲力

    2. (2) 下列设计中,( )是为了增加小牛的车的行驶距离。
    3. (3) 小科的车在运动时出现轮胎打滑的现象,要改变这种情况,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 )。
  • 1. (2021四上·沾益会考) 在用橡皮筋驱动小车验中,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为小车提供的动力越,力作用的时间越,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 1. (2022四上·钦北期末) 四年级某个小组做“用橡皮筋驱动小车”的实验,获得了下面的一组实验数据: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实验次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厘米)


    测量距离

    平均距离

    5

    第一次

    44

    43

    第二次

    42

    第三次

    43

    10

    第一次

    62

    63

    第二次

    64

    第三次

    63

    15

    第一次

    101

    103

    第二次

    105

    第三次

    103

    1. (1) 橡皮筋缠绕1圈和缠绕多圈相比, 橡皮筋缠绕1圈产生的力( )
    2. (2) 橡皮筋能给小车前进提供动力,那么橡皮筋的力是由( )产生
    3. (3) 通过观察可以知道小车行驶的方向和橡皮筋缠绕的方向( )。
    4. (4) 这个小组的同学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它的弹力(),小车行驶的距离()。
  • 1. (2022四上·舒兰期末) 下面是401班同学研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实验记录。请填写完整。

    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实验记录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实验次数

    小车行驶距离

    平均距离

    10

    1

    80cm

    (    )cm

    2

    85cm

    3

    84cm

    20

    1

    182cm

    (    )cm

    2

    180cm

    3

    184cm

    30

    1

    290cm

    (    )cm

    2

    297cm

    3

    292cm

    1. (1) 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2. (2) 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
    3. (3) 分析数据可知: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近;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4. (4) 如果实验过程中将橡皮筋向前缠绕,则小车向运动。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