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五下·萧山期末) 在设计制作小船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讨论如何增加船的稳定性 B . 尽快完成小船的制作,先不设计,直接动手制作 C . 列出材料的费用,减少成本 D . 根据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优化小船
  • 1. (2023五下·长兴期末) 船是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造船小队同学正在设计制作一艘载重量达200克有一定动力,能把货物运送到目的地的小船。
    1. (1) 设计制作小船时,通常经历五个环节:①明确标准;②改进小船;③制作小船;④设计图纸;⑤测试小船。这五个环节的顺序依次是( )。
    2. (2) 同学们在选用材料做小船时出现了争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3. (3) 如图是造船小队的同学设计的小船,它的动力来源是( )。

    4. (4) 有同学建议把小船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形状,主要目的是( )

    5. (5) 如果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始终向右偏离航线,为了保持正向航行,可在船尾安装一个船舵,并使船舵( )。
    6. (6) 当我们用垫圈测试小船载重量时,为防止小船侧翻,垫圈应该( )
    7. (7) 在设计制作小船的过程中,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 1. (2024五下·长兴期中) 我们在课堂上做竹筏模型,首先要做的是( )。
    A . 准备好竹竿和绳子 B . 设计并讨论制作方案 C . 用绳子和小棒将竹竿绑定 D . 寻找测试载重量用的螺母
  • 1. (2024五下·长兴期中) 一个量杯中装有200mL 的水,放入一块橡皮泥后,橡皮泥沉入水中,水面刻度变为250mL;放入一个两端密封的吸管,吸管浮于水面,水面刻度变为210mL,能用于造船的材料是( )。
    A . 只有橡皮泥,因为它排水量大 B . 只有吸管,因为它能浮于水面 C . 两者都可以,只要将它们做成合适的形状 D . 两者都不可以,都比较容易损坏
  • 1. (2024五下·长兴期中) 为了比较铝箔船的载重量,小刚分别用边长为12 厘米的三张正方形铝箔纸,设计并制作了三艘小船甲、乙、丙,下列分别是三艘小船的设计图。(单位:厘米)

    1. (1) 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船的载重量是否与( )有关。
    2. (2) 在该实验中,必须保持不变的因素是( )。
    3. (3) 在测试船的载重量时,往铝箔船上放垫圈最好的方法是( )。
    4. (4) 请计算乙设计方案所造小船的体积并填入表格括号中。

      设计方案

      船的体积/立方厘米

      承受的垫圈个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28

      18

      19

      19

      ( )

      15

      14

      14

      64

      9

      8

      9

    5. (5) 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来判断船的载重量大小。
    6. (6) 实验中每种设计方案都测试3次的目的是
    7. (7) 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到的结论是:
    8. (8) 向小船中添加垫圈时,小船会(填“上浮一点”“下沉一点”或“不变”),小船排开的水量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小船受到的浮力会
  • 1. (2024五下·长兴期中) 船舶发展史上大致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柴油机船时代,这四个时代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
    A . 体积 B . 船体材料 C . 动力 D . 美观程度
  • 1. (2024五下·长兴期中) 制作我们的小船时,一般会经历的过程是( )。
    A . 设计、问题、测试、制作、改进 B . 问题、制作、改进、设计、测试 C . 问题、设计、制作、测试、改进 D . 制作、问题、测试、设计、改进
  • 1. (2024五下·长兴期中) “五一”期间,小马参加了红色之旅,在嘉兴南湖,观察到“红船”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关于“红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同时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两者大小相等 B . 船首是尖的,船身是流线型,以便在行驶中减小水的阻力 C . 船底的龙骨结构是为了使船更加坚固 D . 船底分舱结构是方便会议的秘密进行
  • 1. (2024五下·长兴期中) 小马发现自己种的绿豆苗茎细细的,叶片泛黄,而同伴种的绿豆苗茎是粗大的,叶片嫩绿色。小马的绿豆种植的环境可能是( )。
    A . 黑暗中 B . 阳光下 C . 干燥地 D . 营养液
  • 1. (2024五下·长兴期中) 最初的龙舟是在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传统龙舟用坤甸木来做,可以浸在水里长年不腐,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标准赛龙舟也已经逐渐更换为玻璃钢化合物材质。登舟比赛队员包括:舵手、锣手、鼓手各1人以及划手多人。

    1. (1) 现代龙舟登舟比赛队员高达20人,体积大大增加,比赛时利用的动力系统是( )。
    2. (2) 当队员陆续登舟时,龙舟会向下沉一些,此时浮力增大,说明决定浮力大小的是( )。
    3. (3) 龙舟在行驶过程中,总是向左偏离航向,为了能保持正向航行,舵手应使船舵( )。
    4. (4) 为了验证以上现象,小马和组员研究了如何增加“龙舟”的稳定性。他们找到的材料有:一根黄瓜、一把刻刀、一把勺子。

      (a)设计“龙舟”。

      我的黄瓜小龙舟:(图文结合)



       

      龙舟利用的科学知识(至少两点)



       

      (b)测试“龙舟”。

      将“龙舟”放入水槽中,将一个钩码放在“龙舟”中,调整在“龙舟”中的位置,使其稳定。将两个钩码同时放入“龙舟”中,调整“龙舟”中的位置,使其稳定。

      ①本实验研究的是对“龙舟”稳定性的影响。

      ②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放置的位置

      钩码/个

      一端

      中间

      两端

      1

      不稳定

      稳定

      2

      不稳定

      稳定

      稳定

      分析数据:当一个钩码放置在“龙舟”位置时,“龙舟”稳定,不侧翻。当两个钩码放置在“龙舟”位置时,“龙舟”稳定,不侧翻。由此得出结论:“龙舟”受力,不易侧翻。

      (c)改进“龙舟”。

      ①利用你的知识和经验,增大“龙舟”载重量的方法有。(至少写出2点)

      ②龙舟比赛的主要标准是:速度快。这和载重量有没有冲突?若有冲突,该怎么协调?若没有冲突,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4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