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泸州月考) 2023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结合 ”不是“拼盘 ”,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 ”,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 ”,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对“化学反应 ”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两者的“化学反应 ”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③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思想理论

    ④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推动了中华文明现代转型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三下·泸州月考)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这是独属于徽派建筑的风情。作为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始 于宋,盛极于明、清的徽派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 以木构架为主,表现出高超的建造装饰艺 术水平,在室内家具布置以及家庭成员的活动区域划分等方面体现了中庸、秩序、等级尊卑等观念。徽派建筑(  )

    ①是中华各民族文化交流借鉴,相互融合而成的文化瑰宝

    ②具有雕镂精湛的特点,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③受地理环境、风俗文化等因素影响,呈现出区域特征

    ④蕴含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三下·泸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 31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于 2023 年 7 月 28 日—8 月 8 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简称成都大运会),本届大运会会徽如图所示。

    成都大运会会徽主体设计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应英文 University 中的首字母“U ”为基础形态,糅合了“太阳神鸟 ”与“凤凰 ”这两种典型中国元素,由朱红、明黄、翠绿、湖蓝四个渐变色块组成,对应成都大运会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办赛理念,并与国际大体联标志元素一脉相承。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作为古蜀文明与天府文化的象征元素之一——太阳神鸟,在古代承载了人们追求光明和梦想的渴 望与决心,希望彰显天府文化中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积极精神面貌。同时会徽设计还巧妙融入了“凤 凰 ”这一中国文化中的特色元素。 图形左侧以圆弧切割的方式抽象化“凤首 ”,右侧以融入火焰元素 的形式抽象化“凤尾 ”,描绘出一只活灵活现盘旋在天际的瑞鸟。凤凰不仅蕴藏了涅槃重生的坚韧, 也寄托了放飞梦想的希冀,与大运会“在成都,成就每一个梦想 ”的口号完美契合,向全世界送出来

    自中国的美好祝愿。

    1. (1)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知识说明成都大运会会徽设计为什么能够增强文化自信。
    2. (2) 有人说,只有在形式上积极创新,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3.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取得了诸多创新成果。请你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两项,将内容补充完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创新思想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民为邦本、为政以德

      人合一、万物并育

      天协和万邦、和衷共济

  • 1. (2024高二下·潮阳期中) 中医药学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悬壶济世、仁心仁术”等优秀传统文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制定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引导人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网上场馆建设、实现“云游基地”“云观展”等。可见,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 )

    ①更好展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②挖掘中医药治病救人的市场价值

    ③强化中医药文化服务社会的作用

    ④实现网络所具有的教化育人功能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重庆市模拟) 2003年9月,某市居民曹某与社区居委会签订了一份养老协议,双方约定:由居委会定时定员结对子照看关心曾某,每月发放基本生活费并免费看病诊治,逢年过节给予各类生活补助及慰问生活用品等,直至曾某寿终;曹某现有的动产和不动产在曹某寿终后,产权移交某居委会。协议签订后,居委会按照约定履行了扶养义务。曹某逝世后,曹某的四个子女要求继承遗产,与居委会产生争议。居委会遂将曹某的四个子女吴某等人诉至法院,请求判令确认居委会与曹某签订的协议有效,曹某名下的房屋、股权、现金、存款归某居委会所有,一、二审均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结合材料和《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对该案所作判决的依据,并简述该判决的文化意义。

  • 1. (2024·重庆市模拟) 清明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充满深意的文化符号,它让我们在纪念过去的同时,也能思考未来,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能创新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清明节到底如何表达节日祝福?有人认为在祭祀先人、哀悼逝者的节日里,互祝“快乐”不妥,应该互道“安康”。其实,作为重要节气的清明,糅合了寒食节、上巳节等节日特征,不只有哀悼与悲伤,踏青、郊游、赏春光,也是其固有传统。清明可以“安康”,也可以“快乐”!这说明(    )

      ①在历史发展中,节日可形成丰富的文化内涵

      ②对同一事物,人们可以形成不同的正确认识

      ③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精神动力

      ④情感表达是思维问题,不必在乎其表达方式

    2. (2) 2024年4月3日凌晨5时,宁夏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的2000余名师生,迎着黎明从市区出发,徒步前往彭阳县任山河烈士陵园,用时16小时徒步54公里,翻山越岭,缅怀先烈,接受洗礼,无一人中途放弃。这项始于1995年的清明徒步活动,29年来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这类活动有利于学生(    )

      ①坚定崇高信仰,激发奋进力量

      ②磨练意志品质,应对人生挑战

      ③勇于自我革命,永葆生机活力

      ④牢记初心使命,做好先锋模范

  • 1. (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 古代文学经典一向静水流深,以“票房”为视角,人们发现传统经典竟如此强有力地参与到当代文艺创作和文化产品生产中来。“吴承恩作品票房59亿元”一度冲上网络话题热搜榜,引发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明代小说家、《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在国产电影票房上的贡献已达59亿元之多,共“参与”135部影视作品。这主要得益于( )

    ①经典作品中艺术形象具有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

    ②传统经典作品改编经济效益远高于社会效益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创新中与时代相呼应

    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夯实了经典改编的基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雅安模拟)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身体力行探寻中华文明根脉。他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历史研究院,从对历史的思考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到访古城苏州,感受文化赋予经济发展的充沛动能;走进陕西汉中市博物馆,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意义在于( )

    ①彰显根植于实践的文化多样性

    ②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④深入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鹰潭模拟) 《2024中国诗词大会》第三期以“勇毅”为主题,将人民群众耳熟能详、展现勇毅风范的古典诗词,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通过大浪淘沙、转盘抢答、身临其境等环节,带领受众在诗词的诵读与解读中,深刻领悟勇毅担当的精神,激励大家在切磋交流中砥砺前行。可见(    )

    ①中华民族的勇毅担当精神灿耀古今

    ②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创新形式

    ③文化发展是扬弃传统文化的过程

    ④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赣州模拟) 万年是世界稻作重要起源地。万年仙人洞的考古证实,1.2万年以前我们的先民们就开始了对野生稻的利用,先民们辛勤劳作,逐步掌握了稻作技术,并精心培育出地方晚籼优质稻良种“坞源早”。这印证了( )

    ①中华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和创新性

    ②中华文明要保持旺盛生命力,必须不断摒弃传统文化

    ③中国人民的特质和禀赋铸就了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

    ④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