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潮阳期中) 中医药学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悬壶济世、仁心仁术”等优秀传统文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制定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引导人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网上场馆建设、实现“云游基地”“云观展”等。可见,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 )

    ①更好展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②挖掘中医药治病救人的市场价值

    ③强化中医药文化服务社会的作用

    ④实现网络所具有的教化育人功能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江西模拟) 2023年11月7日,“乐动蓉城”2023年彭州市“走基层”文化惠民活动精彩上演,包含舞蹈、相声、川剧、歌舞、杂技、魔术等多个门类的演出,让社区居民过足“艺术瘾”,特别是由市文旅局打造的原创精品小品《患难见真情》、舞蹈《牡丹花开》、歌舞《幸福中国一起走》等极具特色的节目受到观众欢迎。可见,文化惠民活动精彩上演,有利于( )

    ①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②挖掘社区文化资源,繁荣基层文化市场

    ③促进文旅融合,增添社区文化时代魅力

    ④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造创新活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河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雄烈士,是精神的丰碑;对他们的缅怀,是思想的洗礼。一个刻着“孟广泰”名字的水壶,一支写着“人民”二字的钢笔,残破的饭碗和牙刷,只剩鞋底的作战靴……在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上,一些志愿军烈士的遗物让人泪目。这些英烈先辈,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为保家卫国抛洒热血;这些无声遗物,刻写着英雄的壮举、情怀与理想。

    英魂不朽,精神永续。每一次对英烈的致敬,都是一次精神传承。对中华民族的英雄,我们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地记录、塑造他们的英雄形象,从中读懂浩然英雄气,进而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有英雄先烈的精神支撑,有心向未来的远大志向,我们要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就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对英烈最好的纪念。

    1.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缅怀英雄烈士、弘扬英雄精神的伟大意义。
    2. (2) 为传承红色文化,继承烈士遗志,某中学团委准备开展以“英魂不朽,精神永续”为主题的团委活动。请你运用创新思维方法为该活动提两条建议。
  • 1. (2024·九龙模拟) 良渚古城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圣地”,2019年申遗成功以来,当地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推动良渚古城遗址成为中国大遗址保护利用的优秀典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 (1)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只有实践才可以把文物工作方针变为现实的存在

      ②良渚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③文物工作方针和遗产利用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保护和利用转化的决定因素

    2. (2) 该地的做法有利于( )

      ①保护文化传承载体,发挥教化育人功能

      ②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③在求同存异中,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整合利用文化资源,挖掘文化遗产价值

    3. (3) “琮琮”是 19 届杭州亚运会三大吉祥物之一。戴着“神人兽面纹”头饰的“琮琮”,全身以源自大地、象征丰收的黄色为主色调,头部装饰的纹样取自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饕餮纹”,意寓“不畏艰险、超越自我”,为我们讲述穿越五千年的文明故事。吉祥物“琮琮”的设计( )

      ①是依据两类事物之间有相似性 

      ②是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③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④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

  • 1. (2024·重庆市模拟) 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是一条连接渝北区石船镇和市区的地铁线路。自2022年6月开通以来,沿线菜农、果农搭乘4号线到城郊场镇、城区市场卖菜。4号线成了百姓盛赞的“背篓专线”,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为解决渝北区两江大道北延伸段沿线石龙、青杠等7个村群众“乘车难、卖菜难”问题,区政府规划将在今年6月底前加开公交专线,与4号线无缝衔接,打造升级版“背篓专线”,方便更多群众增收致富。渝北区政府此举(    )

      ①是政府优化公共服务,解决民生问题的体现

      ②实现了城乡融合发展,增加了群众的获得感

      ③旨在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亲民政府形象

      ④坚持了人民至上立场,彰显了我国制度优势

    2. (2) “公文包”内有城市上班族的奔头,“菜背篓”里是农村躬耕者的希望。你让我疾行快走奔赴前程,我帮你分担沉重跨过梯坎,“公文包”与“菜背篓”同乘一节车厢,演绎着人间烟火气,相遇于温暖重庆城。这一场景(    )

      ①反映出我国城市与农村由差异走向同一

      ②能让人体味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

      ③体现了重庆独有的文化现象和城市精神

      ④是对伟大团结精神在重庆城的时代演绎

  • 1. (2024·雅安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材料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强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材料二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强大伟力。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变化,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在开放中博采众长,探索时代课题、回应时代挑战,充分彰显出鲜明的时代性和开放性。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1. (1)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加以说明。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分析说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是怎样展现出强大伟力的?
    3. (3) 某校拟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请你就活动形式提两条建议。
  • 1. (2024·南充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互联网已深深融入亿万群众的生活之中,正能量网络精品通过互联网的广泛传播,让正能量声量更大、主旋律更高昂,进而鼓舞、激励、引领人们,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近日,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550件网络正能量作品脱颖而出。在这些正能量网络精品里,我们听见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看见挺膺担当的青春榜样。西藏山南军分区某团在海拔4800多米的哨所,常年冰雪封裹、寒气袭人,一茬茬戍边官兵用青春和忠诚守护着祖国的边防线。无独有偶,选调生阿泰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扎根祖国北疆边境呼伦贝尔草原,在基层经风雨、长才干……许多“90后”乃至“00后”成为故事的主角,他们勇担建设祖国的使命,一次次在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用青春奋斗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中国网络正能量,汇聚合力筑梦新时代。通过正能量作品,我们看到无数凝聚力量的榜样人物和奉献身影。其中既蕴含着强劲的榜样力量,也诠释着平凡人的坚守奋斗。展播活动就是将这些人物、事迹、作品汇集到一起,让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让正能量“裂变”于网络空间之中。当有越来越多人点赞、关注他们时,也会推动更多人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激励、鼓舞更多人勇毅前行。

    1. (1)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性原理,分析当代青年应如何弘扬中国正能量。
    2. (2) 中国网络正能量,汇聚合力筑梦新时代。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 (3) “凝聚强国力量,共铸复兴伟业”。中国梦,是民族梦,是国家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需要每个逐梦人发挥自己的正能量。某班拟举行“强国复兴有我”主题班会,请你撰写两条发言提纲。(要求:每条提纲不超过20个字)
  • 1. (2024·眉山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1世纪初,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浙江农村乡镇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经济发展了,但环境“脏、乱、差、散”问题日益突出,不但制约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也威胁着人民群众健康。习近平同志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明确提出“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在实施过程中,浙江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使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革。从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入手,整治垃圾、处理污水、硬化道路,加强整体规划,逐步在整治范围、内涵上不断延伸拓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齐头并进,一体实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率先走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创新发展之路、“城乡共繁荣”的协调发展之路,描绘了乡村的美丽风貌,重塑了业兴富民、政通人和的乡村风貌。

    20年来,“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挖掘乡村文化、传承乡风文明、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美丽乡村的新画卷正徐徐铺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非遗”展厅、村史馆等文化阵地,普及乡村文化,展示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村里的图书馆、咖啡馆、艺术馆越开越多,各类乡村文体赛事如火如荼。

    1. (1) 坚持系统观念与系统方法是“千万工程”成功的重要保障。结合材料与哲学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 (2) 结合材料和文化作用相关知识,说明精神文明建设对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意义。
    3. (3) 全面乡村振兴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请你就中学生如何参与乡村振兴提两条建议。
  • 1. (2024·江西模拟) 2024年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书声琅琅,伴我们快乐成长,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考伴随人生。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开展读书活动是基于( )

    ①文化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③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才能使人们接受健康文化熏陶

    ④读中外的书可促进文化融通实现文化一体化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鹰潭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这次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要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自觉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事业发展,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积极识变应变求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要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1. (1) 全面加强理论武装必须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此加以阐述。
    2. (2) 结合材料,运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
    3. (3)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以“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为主题,畅想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为150—200字。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