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淳安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巴西是世界最大甘蔗生产国,生产过程全程机械化,其两大生产区收获期不同。依托甘蔗,巴西开发了“食糖+能源”产业模式。乙醇等可再生能源占巴西燃料消费总量的 46%(全球平均 13%)。图 1 为巴西略图,图 2 为“食糖+能源”产业流程图。

    材料二:除国内消费外,巴西乙醇主要出口美国,玉米是美国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2014 年,巴西乙醇出口量显著下降。图 3 为 2011 年-2015 年巴西食糖价格和美国玉米价格统计图。

    1. (1) 从资源禀赋角度,分析巴西消费的燃料中可再生能源占比高的原因。
    2. (2) 简析巴西甘蔗“食糖+能源”产业市场竞争力强的原因。
    3. (3) 简述巴西“食糖+能源”产业模式的社会经济效益。
    4. (4) 从供需角度,分析 2014 年巴西乙醇出口量急剧下滑的原因。
  • 1. (2024高二下·淳安月考) 下图为2018年“金球杯”单人环球帆船赛航行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①地海底地形是( )
    2. (2) 图中②地沿岸的气候类型是( )
  • 1. (2024高二下·淳安月考) 美国是仅次于中国的生猪养殖大国,玉米种植带和生猪养殖带几乎重叠。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生猪养殖带位于( )
    2. (2) 有利于乙农业带发展的条件是( )

      ①天然草原广布 ②接近消费市场 

      ③机械化程度高 ④产品商品率低

  • 1. (2024高二下·淳安月考) 海冰年龄指海冰从结冰到融化的时长。下图为1985-2020年北冰洋海冰年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期间北冰洋( )
    2. (2)  获取图示数据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 1. (2024高二下·淳安月考) 下图为自然界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相互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作用形成的岩石有

      ①黄土 ②板岩 ③砂岩 ④花岗岩 ⑤页岩 ⑥流纹岩

    2. (2) 下列地貌景观的形成与上图中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1. (2024高二下·淳安月考)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11月18日,美国再现大湖效应,尤其纽约州影响最为严重。据报道,纽约州持续降下每小时3英寸至5英寸(约7.6厘米至12.7厘米)的大雪,伴随雷暴及强烈阵风,增温增湿令多处道路封闭。下图左侧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侧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大湖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湖效应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强降雪天气

      ②湖面结冰,但冰层不厚是发生大湖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

      ③五大湖给冷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④南岸、东岸位于向风岸,因此降雪量远大于北岸、西岸

    2. (2) 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
  • 1. (2024高二下·淳安月考)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部分海域洋流及海水水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示海域与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2) 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 )
  • 1. (2024高二下·淳安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有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两条支流,流量年内分配严重不均,丰水期最大洪峰流量为14000m3/s;枯水期平均流量约350m3/s.图1为尼罗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部分要素和埃及南部河谷工程示意图。图2为尼罗河主要支流径流量的构成。

    材料二:1996年,埃及开始建设南部河谷工程,从尼罗河上的纳赛尔水库提水55亿立方米,通过新新建的运河输往低处埃及西部沙漠地带的新河谷地区,以开发数十万公顷的耕地。

    1. (1) 河为尼罗河提供了较稳定的径流量。从河流补给的角度分别说明其原因
    2. (2) 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分析埃及修建南部河谷工程的必要性。
    3. (3) 从自然灾害角度,评价埃及“南部河谷”工程对尼罗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
  • 1. (2024高二下·淳安月考) 图为科威特、巴西、英国、印度四个国家 1950—2050(含预测)城市化水平变化示意图,表为四个国家的三次产业结构及重要产业部门。

    1. (1)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 
  • 1. (2024高二下·淳安月考) 2000 年、2010 年和 2020 年我国分别进行了第五次、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简称“五普”、 “六普”、“七普”。图为我国 31 个省份(不含港澳台)人口的时空变化率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五普-六普”比,影响北京、上海“六普—七普”人口变化率改变的原因包括 

      ①环境质量恶化 ②产业结构转型 ③生活成本过高 ④资源趋于枯竭 

    2. (2)  五普至七普期间,东北地区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有 

      ①缓解人地矛盾 ②加剧人口老龄化 ③提升创新能力 ④提高人口容量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