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长沙期中) 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这与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分不开,主要原因是( )
    A . 日照时间长,植物蒸腾作用旺盛 B . 晚上温度低,植物没有呼吸作用 C . 降水充足,植物呼吸作用强 D . 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
  • 1. (2024·绥江模拟)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黑藻的光合作用。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本实验可以探究黑藻的光合作用是否能够产生氧气 B . 乙装置的作用是排除黑藻和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 . 甲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D . 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甲装置内单位时间气泡产生越多
  • 1. (2024·绥江模拟) 云南是我国鲜食玉米的主产区之一,将种植鲜食玉米作为振兴乡村的特色产业。鲜食玉米与普通玉米相比,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经济价值较高。以下图甲表示玉米粒的剖面示意图:图乙、丙分别为玉米植株的三大生理过程及其开花结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乙中的玉米植株是由图甲结构中的(填序号)发育而来的。
    2. (2) 鲜食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根从土壤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A]作用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鲜食玉米的“甜、糯”与(填字母代号)过程合成的有机物有关。
    3. (3) 储藏玉米种子时,应保持储藏环境低温、干燥,这是为了减弱图乙中(填字母代号)过程的强度。
    4. (4) 自然状态下,花粉从雄蕊的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完成受精后结出果穗。鲜食玉米果穗偶有缺粒现象(如图丙所示),主要是由于不足引起的。
  • 1. (2024·双峰模拟) 春天来了,乐乐同学在阳台上种植了天竺葵等植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厨余垃圾、烂水果等收集起来彻底腐熟后可作为花肥,给天竺葵提供所需有机物 B . 对天竺葵打顶或摘心,可以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枝生长,增加叶片数量和光合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 . 天竺葵只有在太阳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 D . 天竺葵可以扞插,影响扞插成活率的只有温度、水分
  • 1. (2024·双峰模拟) 某校成立生物社,种植了番茄、草莓等植物,并搭建了现代化温室大棚,通过智能系统控制灌溉、温度等。图甲是番茄的一生示意图,图乙是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过程示意图,图丙是大棚内的二氧化碳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甲A→B表示种子萌发。A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2. (2) D→F表示开花结果。番茄的果实是发育而成的。
    3. (3) 图乙中能代表二氧化碳的是(填序号)。
    4. (4) 图丙的P点时,番茄叶片内光合作用强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图乙细胞中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有(填图乙中的序号)。
    5. (5) 根据图丙信息,要想提高番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6. (6) 生物社的同学们最近很苦恼,番茄和草莓快要成熟的时候,就被鸟儿们成群结对的啄食,为了科学的防治鸟害,他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答2点,2分)。
  • 1. (2024八下·麻城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小明在与家人一起制作午餐时,小明同学发现食用的大米均“缺一角”(如图1),为解决这一问题,爸爸妈妈与小明一起参观了本地农科所水稻种植基地,基地科技人员向小明介绍了水稻相关知识。

    1. (1) 基地科技人员向小明介绍了完整水稻籽粒的结构(如图2),小明知道了水稻属于子叶植物,食用的“精白米”缺的一角主要是水稻种子结构中的,该结构能发育成整个水稻植株。
    2. (2) “精白米”食用部分所含的丰富的淀粉,主要是通过图3中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制造,并通过叶脉、叶柄、茎中的(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水稻种子中。
    3. (3) 在基地温室,小明认识了水稻花(如图4),其花小、花粉多而轻,需要为媒介进行传粉;经过传粉和后,图4花中的②能发育成图2水稻籽粒中的果实。
  • 1. (2024八下·仙桃月考) 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乙为在晴朗的夏季一天内C装置中叶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1. (1) 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多种因素,图甲所示的实验设置了组对照。
    2. (2) 兴趣小组的同学首先对图甲装置进行了处理,光照一段时间之后将B、C、D中的叶片置于酒精中隔水加热,一段时间后,叶片变为色,滴加碘液,只有装置中的叶片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
    3. (3) D装置弯玻璃管中红墨水的移动方向是(填“向左”“向右”或“不动”),图乙中的曲线(填Ⅰ或Ⅱ)与D装置内叶片的生理活动相对应。
    4. (4) 对图甲C装置中的叶片进行脱水称重,欲使其质量最大,结合图乙中的曲线应选择(填写字母)点对应的时间摘取叶片。
  • 1. (2024八下·汉川月考) 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兴趣小组把等量天竺葵分别放在3个封闭的容器中,容器大小相同且二氧化碳量充足。用强度相同的不同颜色的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分别比较容器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容器

    植物

    光的颜色

    温度(℃)

    氧气变化量

    1号

    天竺葵

    25

    +++

    2号

    天竺葵

    +

    3号

    天竺葵

    绿

    25

    (注:氧气变化量=实验后含量-实验前含量;“+”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1. (1) 该实验使用三个容器的目的是;实验研究的变量是。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2号容器内的温度应设置为
    2. (2) 实验结果表明,在光下天竺葵光合作用强度最大。除检测氧气变化量外,该实验还可以用检测有机物或的变化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3. (3) 实验过程中发现,封闭容器内壁出现较多的水珠,这主要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4. (4) 若增设4号容器,黑暗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若容器中氧气变化量是“--”则可判断3号容器中的天竺葵(选填“有”或“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 1.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 将一棵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后,选取同样大小的叶片A、B、C进行如图处理(提示: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后,将整株植物移到阳光下。数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氧气 B . 叶片B不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或缺的原料 C . 叶片C部分变蓝、部分未变蓝,说明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D . 叶片A遮盖部分未变蓝,未遮盖部分变蓝,说明光是植物光合作用必备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 1. (2024七下·自贡开学考) 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 h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放出氧                  ④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③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8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