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南苑期中)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与探索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起步蓄力】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深刻变革】材料二

    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人数占全国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曲折探索】 材料三

    1. (1) 分析材料一,指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措施?
    2. (2) 材料二反映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有何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中的相关史实,判断图一《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并说明理由。分析指出图二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4. (4) 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经验教训?
  • 1. (2024八下·南苑期中)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欢天喜地】

    材料一 著名作家、当时担任《大公报》记者的萧乾参加某次活动后,这样写道:“如果重生是奇迹,今天我看见了5000年古老中国的重生。等老了时,我将拍着胸脯对我的儿孙们讲,开天辟地的那一天,我在场!”

    1. (1) 材料一中该记者参加的是什么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萧乾说这是“5000年古老中国的重生”?
    2. (2) 【惊天动地】

      材料二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请列举一例该“激战”中的典型战役。依据材料指出该“激战”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3. (3) 【改天换地】

      材料三: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者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事件在经济上有什么意义?

  • 1. (2024八下·南苑期中)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的建设。它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环连亚欧,涉及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这一重大举措主要体现了下图中哪些新发展理念( )

    ①创新   ②协调 ③绿色 ④开放 ⑤共享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④⑤ D . ②⑤
  • 1. (2024八下·南苑期中) 1949 年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 )
    A . 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 . 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C .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 . 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孤立政策
  • 1. (2024八下·南苑期中) 2023年5月30日,我国三名航天员搭乘着神舟十六号飞船前往中国空间站。这是中国首次有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参与的载人飞行任务。下列选项与上述成就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 .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C . 1973年袁隆平成功研制出籼型杂交水稻 D . 2012年航空母舰交接入列
  • 1. (2024八下·南苑期中) 强大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包括(     )

    ①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         ②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空军

    ③空军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辉煌战绩       ④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 (2024八下·南苑期中) 我国的对外开放自1980年从沿海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深圳—青岛—长江三角洲—武汉这些城市或地区的相继开放,体现了中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B .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1. (2024八下·南苑期中) “大批的科技工作者、工人、解放军指战员,在国家经济落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发愤图强,用较短的时间,突破了许多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材料体现出20世纪60年代,我国取得科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 .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 . 人民建设的热情 C . 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 D . 党和政府的支持
  • 1. (2024八下·南苑期中)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吕鸿宾说:“这次从庄里选到乡里,乡里选到县里,县里选到省里,省里选到中央,真是不知道该怎样高兴。”这体现了( )
    A . 人民利益完全实现 B . 政治建设的民主性 C . 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D . 人大代表的广泛性
  • 1. (2024八下·南苑期中)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字,此协议的执行标志着(   )
    A .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C . 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D . 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9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