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以下图片中属于直接应对资源短缺的措施是(    )
    A . B . C . D .
  • 1. ”打开电视却不看,无意间你已造成了电力浪费:明知纸张应该双面使用,但大部分,人都没有做到”。这对我们”节能”的启示有(    )

    ①应注重生活细节

    ②要养成好习惯

    ③关键靠法治建设

    ④重在实际行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建设海绵城市,共享美好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绵城市建设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是近年来城市建设的一大热点。右图为海绵城市建设示意图。

    材料二:某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新思路

    借鉴经验

    通过专家讲座、媒体等方式加强海绵城市宣传

     

    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企业自主研发透水混凝土材料,助推海绵城市建设

     

    材料三:为积极响应海绵城市的建设,某校组织了以”海绵城市·你我同行”为主题的创建活动,请联系实际完成下表的个人行动方案。

    1. (1)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针对哪一资源问题?并结合我国的资源国情和示意图分析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2. (2) 请在上表中概括出该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可供其它城市借鉴的经验。

      活动阶段

      我的具体做法

      宣传发动

      (3)(2分)

      行动实施

      (4)(2分)

      献计献策

      建议开展”节水之星”评选等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能源使用现状及未来能源需求结构预测图

    材料二 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

    1. (1) 全球变暖主要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多造成的,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是。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2. (2) 读材料一,指出世界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总使用量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3. (3) 作为中学生,谈谈你在实际生活中可以为节能减排做哪些事情?
  • 1. “低碳生活”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出现的热词。所谓低碳生活方式,是通过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改变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指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实践低碳生活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要从小事做起。如:少看电视1小时,减少0.096kg的碳排放量;少开小车1公里,减少0.22kg的碳排放量;少丢1kg垃圾,减少2.06kg的碳排放量。上述材料中所举事例告诉我们的低碳生活方式应该是( )

    ①节约用电 

    ②低碳出行,尽量步行﹑少开车 

    ③旧物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废弃物 

    ④搞好家庭﹑社区环境卫生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下列有关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不断开发利用,不必节约和保护 B . 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 C . 非可再生资源,应加以保护,严禁使用 D . 可再生资源要注意保护和培育,才能永续利用
  • 1. 人类进行粮食生产,要有土地、阳光和水;制造火车和机器,需要开采铁矿、冶炼钢铁;电灯照明,要用煤、石油和水发电;制造家具和纸张需要木材……这说明了(    )

    ①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之命的基本条件
    ②人类与自然资源是休戚与共的关系

    ③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④人们可以无限度地获取自然资源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下图是长江经济带分类水质断面占比统计图。这表明发展长江经济带(    )

    A . 以经济放缓为代价换取生态保护 B . 用生态和环境保护带来经济效益 C . 不搞破坏性开发,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D . 坚持生态文明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1. 我国创建“海绵城市”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各个关节,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创建的主要意义在于()
    A . 实现城市水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 B . 努力促进城市物质文明的发展 C . 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地下的水资源 D . 实现城市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
  • 1. 2013年5月,烟台大学7名保洁员自发捡食学生们馒头、油条、米饭等剩饭剩菜。他们的举动触动了社会各界尤其是烟大师生的内心,学生剩饭情况从此几乎杜绝,真正落实了“光盘行动”。对7名保洁员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

    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②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

    ③不利于促进消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