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八上·松阳期末)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培养历史学科思维的重要途径。下列说法中存在因果联系的是(   )
    A . 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B .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C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农村转入城市、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D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 1. (2023八上·温州期末) 陕北延安,是中国革命重担的“落脚地”,也是革命事业胜利前进的“出发点”。

    [中国革命的落脚地]

    材料一

    [政权建设的示范区]

    材料二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敌后战场的总后方]

    材料三1940 年,日本华北方面军在“肃正计划”中强调:“当采取讨伐行动时,重点指向共产党军匪,彻底扫荡并消灭其游击根据地。”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华北治安战》

    [全国胜利的出发点]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在目前阶段的任务是:为解除外国帝国主义对于中国民族的侵略,……为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与富强的各革命阶级联盟与各民族自由联合的新民主主义联邦共和国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统一的思——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1945年6月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

    1. (1) 对比图6、图7,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中央驻地发生空间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的特点。
    3. (3) 联系图7和材料三,分析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对时局的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阐述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 1. (2023八上·义乌期末)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
    A . 黄埔军校成立——长征——北平谈判 B . 四一二政变——七七事变——辽沈战役 C . 北伐战争——长征——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D . 国民党一大召开——南昌起义——北平谈判
  • 1. (2022八上·余杭月考)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直接推动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革命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力量,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特征。

    ——钟轩理著《五四精神与中国道路》

    材料二: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红军歌谣

    材料三: 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1) 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重大意义
    2. (2) 从“南昌打响第一枪”到“秋收暴动毛泽东”,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党从“失败”到“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
    4. (4) 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长征精神
  • 1. (2022八上·余杭月考)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首词诞生的时代背景是(    )
    A . 中国共产党诞生 B . 红军长征基本胜利 C . 北伐军胜利进军 D .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 1. (2022八上·义乌期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人的理想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五四精神】

    材料一: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在北京爆发了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红船精神】

    材料二:中共一大的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的一艘游船上召开。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长征精神】

    材料三:“(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2. (2) 中共一大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材料二中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的体现是什么?
    3. (3) 长征初期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一局面改变的原因有哪些?
    4. (4) 对“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你是如何理解的?
  • 1. (2022八上·义乌期中) “小桥初架渡天兵,避实击虚妙计生。”诗句描写的是毛泽东在长征中出奇兵,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典型战例。下列与之相符的是(   )
    A . 四渡赤水 B . 强渡大渡河 C . 飞夺泸定桥 D . 翻雪山、过草地
  • 1. (2022八上·新昌期中) “3月21日夜,中央红军以突然行动闪电式四渡赤水,突出重围。”该行动发生在( )
    A . 武昌起义时 B . 长征途中 C . 淞沪会战时 D . 秋收起义中
  • 1.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长征途中有很多事件都具有转折性的意义。图中A和E代表的事件分别是(  )

    A . 遵义会议、四渡赤水 B . 遵义会议、爬雪山 C . 四渡赤水、遵义会议 D . 飞夺泸定桥、遵义会议
  • 1. 1934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桂北渡过湘江时,与国民党军队发生激战。“敌机疯狂扫射渡江的战士,江水慢慢变成了红色,但是战士们浴血奋战,终于突出了重围。”从血战湘江到四渡赤水,从爬雪山到过草地,红军战士艰苦卓绝的斗争铸就了(  ) 
    A .   “红船精神” B . 井冈山精神 C . 长征精神 D . “铁人”精神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