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 下列事件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

    结论

    洋务运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新文化运动

    前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1920年初,郑振铎等温籍学生返乡创办《新学报》,刊发了一系列文章(见下表)。这可以印证( )

    《新学报》刊发的主要文章

    期号

    主要文章

    第1期

    《破除社会阶级》《学校为什么不应该设读经科》

    第2期

    《达自由的路》《中国妇女的解放问题》

    第3期

    《社会化的教育》《可造的世界》

    A . 洋务运动影响温籍学生 B . 新文化新思想得到传播 C . 早期党组织在浙南成立 D . 俄国道路成为青年共识
  • 1. 1919年11月,《浙江新潮》杂志刊载《非孝》一文,描述一个封建家庭宁求鬼神也不求医救治的愚昧残暴的故事,从而反对封建家庭的专制。据此可以推断( )

    ①该杂志的创办是新文化运动的体现 
    ②该杂志全面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 
    ③杂志内容有利于助推思想解放潮流 
    ④此故事刊载有利于白话文全面普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本志(某书籍杂志)⋯⋯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材料中的杂志指的是( )
    A . B . C . D .
  • 1. 陈独秀在1917年《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中指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君主专制臭味。”陈独秀此言旨在( )
    A . 号召推翻清朝封建帝制 B . 彻底涤荡封建旧文化 C . 反对袁世凯复辟统治 D . 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
  • 1. (2023八上·萧山期中) 《新青年》出版以后,倡导对封建旧家庭的抗争。潮流一开,青年男女对旧家庭旧礼教的反抗,几乎传遍了全国。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 .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C .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 . 拉开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 1. (2023八上·萧山期中) 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对遏制专制,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
    A . 推动了东西方全面融合 B . 带领中华民族走出苦难 C .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基 D . 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 1. (2023八上·萧山期中)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这里的“启蒙之水”是指(   )
    A . 师夷长技 B . 变法图强 C . 民主科学 D . 自强求富
  • 1. (2023八上·萧山期中)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对日本公使说:“对于近代贵国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材料二 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行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 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 胡适说:“在一个遍地都是奴才的国度里,是不可能建立起一个真正自由、民主的共和国的……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

    1. (1) 依据材料,分别概括李鸿章、梁启超、孙中山、胡适的主张,总结这四位人物引领的近代化探索的共同点。
    2. (2) 材料三中,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有何重要意义?有人认为它还是失败了,请运用所学加以说明。
  • 1. (2023八上·萧山期中) 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下列时间轴解读正确的是(  )

    A . 在A时间,洋务派提出了“求富”口号 B . B和D爆发的运动都彻底批判封建道德礼教 C . C时间成立中华民国,确立为中华民国元年 D . 该时间轴反映的主题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