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了!’……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

    材料二:1916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材料三:一战的极端残酷性以及交战各国经济危机的加深,使人民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战后欧美各国的反战与和平运动得到了大发展。……一战曾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

    ——摘编自徐蓝《一战史研究的新问题新进展新观点》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2. (2) 请列举两条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的史实戳穿材料三中“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3. (3) 概括战后国际社会在重建世界秩序和争取世界和平两个方面分别作出的努力。
  • 1.   2022年2月24日,俄乌边境冲突升级,俄军对乌克兰实施多点军事打击,硝烟四起。俄乌冲突触发地缘政治动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万-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

    材料二:1919-1922年,列强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利益由日本继承。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中日在会外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其附约》,中国在山东的主权和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材料三: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

    材料四:近期,乌克兰东部地区局势急剧变化,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方根据乌克兰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中方立场。要摒弃冷战思维,重视和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谈判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中方支持俄方同乌方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材料五:从1989年东欧剧变与1991年底苏联解体以来,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开始向新的格局过渡。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折时期,建立什么样的国际秩序的问题被突出地提了出来。

    ——齐世蒙、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

    1. (1) 根据材料一,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是哪次战争?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哪一爱国运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有损中国利益的条约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珍珠港事件的爆发表明二战的规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前后历时多少年?
    4. (4) 根据材料四,历史上,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5. (5) 当今世界,哪个国家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请举出两股推动世界开始向新的格局过渡的重要力量,并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6. (6)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发现以后 ,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19世纪后期,在这个整体发展的世界中,欧洲仍然保持着优势地位。经济上,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国际事务方面,几乎全部殖民地都掌握在欧洲国家手中,世界外交的中心舞台仍然在欧洲,世界各地的大部分事务都是在欧洲决定的。

    ——《世界通史》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

    ——《世界史·现代卷》

    1. (1) 材料一中,发现欧洲和美洲之间航路的航海家是谁?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发现”的意义。
    2. (2) 据材料二,列举欧洲保持“优势地位”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表现的原因。
    3. (3) 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据材料三,归纳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
    4. (4) 综上所述,概括19世纪以来影响欧洲地位变化的因素。
  • 1. 危机与社会发展

    宁宁同学在“历史知识进校园”活动中承担“危机与社会发展”展板的设计任务。通过搜集整理,摘抄出如下资料: 

    1918年-1920年

    经过多年战争,苏俄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1921年

    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929年-1933年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

    1931年

    九一八事变爆发,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3年

    罗斯福上台,宣布实行新政

    1933年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建立法西斯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936年

    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建立法西斯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937年7月7日

    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9年9月1日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 (1) 请回答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2. (2) 请为宁宁同学设计的展板提建议,需提炼主题,选取材料,并论证所选材料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可从危机与国家改革、经济恢复与发展、法西斯、战争等方面的关系任选角度展开论述。)
  • 1.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巴黎和会的召开    ②萨拉热窝事件    ③美国对德宣战    ④凡尔登战役

    A . ④②①③ B . ②③④① C . ④①②③ D . ②④③①
  • 1. 维也纳一家报纸曾写道:“六年来我们一直等待着一切严重的紧张局势最后爆发……我们要战争,因为这是我们人心的信念,我们的理想只有通过一次战争,用激进的突然方式才能实现!遮就是一个强盛的奥匈帝国。”奥匈帝国“要战争”的借口是(  )
    A . 波士顿倾茶事件 B . 三级会议召开 C . 萨拉热窝事件 D . 巴黎和会召开
  • 1. 20世纪初,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最多,面积是德国的11倍。到了一战前,德国工业产值已超过英国,位居世界第二。强大起来的德国同英国展开激烈的竞争。这表明一战爆发的原因是(  )  
    A .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 . 欧洲两大军事对抗组织的出现 C . 德国崛起于欧洲各国的军备竞赛 D . 巴尔干危机以及民族主义情绪
  • 1. 下列小说在英国和德国出版后广泛传播。这些虚构作品扎堆出现有现实背景,就是(  )

     1904年《沙岸之谜》:一位英国水手挫败了德国人利用驳船入侵英国的预谋。 

     1906年《1910入侵英伦》:德国将驳船改装为舰队,成功侵入英国。 

     1906年《海星》:英国特工潜入德国,对德国的新战舰实行先发制人。 

    A .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B . 德国崛起后英德矛盾激化 C . 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广泛兴起 D .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相互对立
  • 1. 历史图片记录了历史瞬间的镜头,并且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下列图片中,记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  )

    A . 遭到轰炸的珍珠港美军机场 B . 诺曼底登陆 C . 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 D . 美军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 1.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线裸货2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 只"大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粒火星是(  )
    A . 萨拉热窝事件 B . 凡尔登战役 C . 二月革命 D . 米克星顿枪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3页